从一个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到人均收入近2万元的富裕村,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在村支部书记韩丽“风险我扛、成果共享”的理念下,精品种养业、涉外劳务输出、集体企业成为全村重要的“来钱道”,一幅致富奔小康的画卷在朝阳村慢慢展开。
朝阳村的每名群众都有一个“致富梦”,但缺资金、无技术、少门路的现实,让村民既无大胆发展的勇气,更无承担风险的能力。当韩丽走马上任村支书后,当起了群众“致富梦”的担保人,一切的困惑和困扰得到逐一化解:只要村民想致富,韩丽一班村干部都会跑在前面“打前站”,缺资金帮着贷、缺场地帮着建、缺饲料帮着购。想去韩国、日本务工的村民,韩丽掏腰包垫付出国费用,甚至拿自己的鸡舍做担保;想搞养殖业又怕担风险村民们,韩丽说“放心干,责任我来负”;无论是搞“育鸭还田”项目,还是推广“蟹稻米”、“虾稻米”,韩丽都先试先闯,规避风险后再教村民……近十年来,韩丽既当村支书,又做“担保人”,让“致富梦”照进了朝阳村每名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干部就要敢于担风险”,这句话也是菊美多吉的“口头禅”。许多基层干部在谈及联系服务群众的“诀窍”时,都会说“坚信多为群众吃苦,多为群众担风险的理念,群众就会和你一条心,一道奔上富裕路。”
“为群众致富担风险”,百姓就会拥护你、爱戴你。但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做“太平官”、“守成官”,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有的拈轻怕重、推挡腾闪,对群众的事不热心、不上心、不尽心。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的困难作为自家的难事,用心去化解;把群众的问题当作自己的工作,尽职去破解;把群众的痛痒看成自身的疾病,全力去医治,时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怀,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做群众脱贫解困的中坚,当人民致富圆梦的后盾,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做到无愧于党员称号和干部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