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盛世的历史密钥:施政包容性

刘玉峰
2013年03月22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时至今天,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原则及智慧仍需予以深刻审思,其中施政上所体现出的包容性颇值珍视

如所周知,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7-649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封建治世的典范——“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不仅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成就,为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也形成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思想和原则,取得了卓越的政治成就,体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不仅为有唐一代的施政创立了规制,有力推动了大唐帝国的强盛,而且为后世诸封建王朝留下了丰厚的施政遗产,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天,贞观之治依然为国人萦怀追慕,其政治思想、原则及智慧仍需予以深刻审思,其中施政上所体现出的包容性颇值珍视。

概要而言,贞观之治的施政包容性,可举出如下数端。

尊重和正确对待不同的政见尤其是针锋相对的政见,是大智慧

贞观二年(628年)正月,唐太宗对魏徵说:“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答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主张在方针政策的制定上要正确对待不同的政见,虚怀博纳,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唐太宗对此深表赞同。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询问宰相房玄龄、萧瑀,让他们谈谈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两人回答说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唐太宗说,你们的看法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他指出隋文帝的缺点是“事皆自决,不任群臣”,虽然十分勤奋劳苦,但结果是处事未必都合乎事理。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事情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可谓一日万机,是不可能以皇帝一人之智进行决断的,必须信任宰相,委任百司,发挥集体的智慧和能力。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又对大臣们说:“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这种真诚纳谏的精神和不以皇帝为独尊的开阔心胸,能够容得下、听得进不同的政见,方针政策的制定常常是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权衡,有力促成了贞观政治的集思广益和优良政风,促成了政治清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关键是尊重和正确对待不同的政见尤其是针锋相对的政见,显然是政治上的一种包容和成熟、一种豁达和开放,是大度量,也是大智慧。与其相反,不了解掌握全面情况,偏听偏信,狭隘固执甚至刚愎自用,历来是施政之大忌。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