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资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近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透露,为落实保增长责任,各中央企业强化考核引导,大力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其中,中船集团主要负责人带头降薪30%,并明确“领导降薪幅度大于中层干部,干部降薪幅度大于一般员工”。(据1月10日中国新闻网)
看中船集团主要负责人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带头降薪,这开了个好头,值得鼓励,让人们看到了国资委对央企干部职工薪金监管的加强。但笔者认为,这种降薪仍属于“表面工作”,所以不能被这种带头降薪“迷了眼”。
其实,降薪30%对央企干部职工来说,仍然没有伤其高工资待遇的筋骨。我们知道,大多数央企都是垄断的暴利行业,而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都很快。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大多都赚的盆满钵满,以至于众多央企干部职工的薪金也都在水涨船高,与党政事业单位以及很多私营企业人员的薪金相比要高出很多,甚至高出了数倍。在这样高的基数面前,表面看降薪30%比例很高,数额也很大,但相比其它行业的人员来说,他们拿70%的工资,其工资水平依然是处于高位,他们依然属于高工资的行列。
而且,对于大多数央企干部职工来说,工资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央企的干部职工不仅工资高,而且福利也很高。工资只是摆在明面上的薪酬,而很多福利大都是隐性的,不被外人知晓的。前两天被热议的一个新闻,说一些大型央企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是一些单位的一百多倍,这只是央企高福利的冰山一角。央企的高福利让央企之外的人只能是空留羡慕。
并且,对于央企的干部们来说,发不发福利,发多少福利都是他们自己人说了算,国资委很难来监管。以至于大多数央企的福利高的惊人,甚至有些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也不会给干部职工少发一分的福利。对他们而言,工资只是其劳动报酬中的一小部分,降低30%,本身只是“毛毛雨”,对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央企的领导主动降薪30%,这典型的“面子工程”很容易迷人眼,这对国资委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初衷还远远没有达到。所以,要想真正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还须进一步降低工资标准,让央企干部职工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做到同工同酬。而且要加强对央企滥发福利的监管,杜绝央企给干部职工无节制的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