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日报》报道,山西省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办法》明确规定:省领导出席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举办的全省性会议报道和省领导考察调研活动报道,省委书记文字稿不超1500字,省长不超1200字,广电新闻联播播出时长分别不超3分钟、2.5分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出席会议文字稿不超700字,时长不超1.5分钟。省委常委、副省长出席会议文字稿不超500字,时长不超1分钟。
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压缩报道数量、字数和时长。从这个层面说,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这个《实施办法》,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实施办法》按照官阶大小确定报道篇幅的做法,值得商榷。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新闻也应遵循它的规律,新闻报道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报道的篇幅。当短则短,当长则长,报道的篇幅不能因为官阶的大小“削足适履”。
日前,党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更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模范和表率。对照八项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规定,体现了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但是,执行的关键是真正领会中央文件的精神实质,否则就会走样,甚至出现新的形式主义。改进文风,短、实、新,是一以贯之的要求。短,不是浅;实,不是干;新,不是偏。不断改进文风,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
文风的好坏,绝不单纯是写文章、讲话的风格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工作作风。领导少讲冗长的官话套话,少开议而不决的会议,把主要精力用在推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民利上,这样的报道不管篇幅大小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