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民间收养所火灾事件沸沸扬扬,引发网民强烈关注。作为事件中备受瞩目的人物,袁厉害,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自愿承担起收养弃婴的义务,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热心肠”。从1978年至今30多年以来,这位“袁妈妈”收养了超过百名孤儿与弃婴。事发之前,她和孩子们的“难”与“苦”,被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忽略无视;而在事发之后,他们却将矛头指向了袁厉害,把注意力放在了袁厉害是否具有收养资格上。妄图转移公众注意力以达到推责目的,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仅令人哑然失笑。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幼师虐童事件、校车翻车事故、流浪儿童冻死惨事,关于儿童的新闻尤其扎眼,屡屡让人触目惊心,如此这般,少年该如何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呢?
痛定思痛,应少些“推责”,多些“自责”。首先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作为方面的“自责”。政府自身在社会救助方面的不作为,是造成这起惨案的直接原因,不要妄图以“无能为力”没地方、没资金、没机构的理由堂而皇之的“化险为夷”。更进一步来讲,地方政府屡屡出现失职失责,原因在于某地发生事故之后,自身是以的“凑热闹”的心态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未在自身加以审视和反思。
其次是社会公众冷漠批判恶语相向上的“自责”。袁妈妈的爱心救助,令被百名孤儿和弃婴在失却家庭温暖的同时,收获了来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袁厉害的关爱,他们曾在寒冬中无果腹之餐仅靠分吃半个馒头勉强度日,但是袁妈妈从来都没有放弃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们。“袁妈妈”同样是这起事故的受害者,背负着当地政府的推责,背负着不少网友的指责,更加背负着失去7名孩子的“丧子之痛”。长此以往,行社会义举之人定会越来越少,哀莫大于心死。
最后是国家制度体系漏洞方面的“自责”。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深刻反思当前儿童福利体制方面的重大不足和缺陷,尽快确立儿童福利的概念。贵州毕节市闷死在垃圾箱内的5名孩童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而今死去的7名儿童又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耳光”。显然,这方面的“功课”做的很不足,亟需整改。如若真能及时的“亡羊补牢”,就不会看到更多的悲剧发生在国家的未来、祖国的花朵身上,社会公众期待更多的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