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出《无锡鸿山街道违反“八项规定”精神 80余名干部飞赴厦门开务虚会》的报道后,无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批示,要求“迅速调查、严肃处理,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媒体报道,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求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坚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要求。”(2013年1月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这样的务虚会,本无可厚非。但是以“务虚”的方式、“奢侈”的形式召开变味的务虚会,则是坚决不能容许的。况且中央政治局刚刚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关于文风会风等有着明确的规定,而无锡鸿山街道却对中央有关规定置之不理,公然违规,80余名干部飞赴厦门开花费38万元的务虚会,演变成了集体旅游、公款享受,实在是撞枪口上了。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有关责任人被作出停职检查、承担相关费用的处理也是咎由自取。
应该说,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于媒体曝光的“街道干部飞厦门务虚”的事件调查处理的态度是积极的,措施也是得力的。并且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坚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这种敢于面对媒体监督并坚决整改的精神值得肯定。然而,笔者感到郁闷的是,为什么类似的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的违规违纪行为,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而且每每在事件处理、案件反思的时候,总离不开“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难道成了沿街叫卖的“狗皮膏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变通、投机的工作方法,在一些地方、个别干部那里,似乎运用得很娴熟。这也是很多中央禁令和上级要求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的原因之一。就拿治理文风会风、转变领导作风、改进工作作风来说,绝不是今天才提的,从中央到地方,也曾出台过若干这样那样的规定要求,但是有些干部只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行在文中而已,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很多所谓的落实,也被变通、变样、变味了。特别是对一些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也常常只是拿“举一反三”做挡箭牌,而过了一段时间,变换一种花样,又故伎重演、我行我素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官员违纪或者腐败行为,要想得到遏制,必须首先从“头脑风暴”开始。只有从思想深处根除官本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才能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按规定做人做事。
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底线。干部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说到底,还是在“德”上出了问题。而在道德治理方面,有些地方常常会避重就轻。或者说,只是口头上发狠,而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动真碰硬。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现在,群众对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反映强烈、意见很大,特别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等事件,更是深恶痛绝。精神文明建设要直面这些问题、抓住这些问题,率先在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集中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推动问题的解决。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要加强教育,但仅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对利益熏心者无法产生效果。不处罚,他们的良心就不会觉醒。只有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让造假售假者付出代价、受到惩罚,才能使他们悔悟、使其他人不敢以身相犯。要加大力度,深化措施,推动教育和治理由试点向全国范围推开,让群众看到明显成效。刘奇葆提出的道德治理既要“叩问良心”又要“依法处罚”的策略,无疑也是根治干部违纪的良药。
不看广告,看疗效。“狗皮膏药”甭看它叫卖得有多少神奇功效,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说并没有对症下药。同样,刹风整纪,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事后诸葛、亡羊补牢,或者靠“举一反三”这样的说道,而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并对症施治,不拿“狗皮膏药”忽悠人,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避免这里按下葫芦那里浮起瓢的尴尬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