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光明日報:“黨員要做一粒火種”

陳曉暉

2016年06月20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黨員要做一粒火種”

大學二年級入黨,至今已經30年了,但我依舊清晰地記得入黨時老師的一句話“黨員要做一粒火種,無論走到哪裡,都要發光、發熱”。30年來,作為一名黨員,我一直努力做一粒充滿正能量的火種,在學生思想的田野裡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1999年到2009年,從兒子一歲半開始,我連續10年作為副書記兼副院長負責學生工作。雖然是“雙肩挑”,但我按時參加所有的例會與活動,以至於很多人認為我和他們一樣是“專職”人員。為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我把未滿三歲的兒子送到了遠在黑龍江邊陲的姥姥姥爺家整整兩年。這兩年,我更是把除了上課之外的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生活動和找學生談心上。有人說我傻,一個“雙肩挑”,何必花那麼多精力做學生工作?我知道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可作為一名黨員,既然組織安排我做學生工作,我就要用我的光和熱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當我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減輕了經濟壓力﹔當鬧著退學的學生欣然留了下來﹔當心情抑郁的學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感到內心無比欣慰!

我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至今21年。2000年以來,我先后擔任人文學院副書記兼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書記、副院長。我從未因自己“雙肩挑”而少上過一節課,總是和大家一樣共同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每年都超出額定工作量3~5倍。為使課程鮮活生動,我針對學生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注重把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就把手機和郵箱留給學生。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課程結束后,學生還會找我做理論學習指導教師或寒假社會實踐指導教師。我覺得思政課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道德的實踐者和大學生人格的影響者、示范者。

“先做人,再做學問”是我對所帶的每個碩士生的共同要求。學業上,我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悉心指導,生活中,我結合點滴小事教學生如何“做人”。我的幾個研究生家裡經濟都很困難,學生參加考博復試路費不足﹔換季需要添衣服﹔農村的學生家裡修房子缺錢﹔甚至學生登記買房的首付款不足,我都在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我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學生也把我當作親人。一個女生很小沒有了媽媽,畢業后稱我“陳媽媽”。一個男生執意要從正在讀博的南開大學回校看我,返程的火車上,他發來短信:“學生見到老師,就像孩子見到了媽。”一個女生入學后不適應新環境,自卑焦慮。我多次開導她,她逐漸增強了自信,最終取得了校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稱號。每當看到學生們學位論文中飽含深情的“致謝”,每當看到學生畢業時為我設計的紀念冊……我都感到無比幸福。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願如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願做一粒火種,走到哪裡,都發光發熱!

(作者系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書記、副院長,本報記者吳琳整理)

網評精粹:


“入黨就是吃苦”應成為黨員的共同追求

討來的好未必“真的好”

看待“公務員辭職”應改變“官”念

揪出威脅紀檢干部背后的“李鬼”

把黨章既刻在心上更抓在手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觀點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