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不少部門出台了很多好政策,也給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但因為缺少有效的傳播,僅僅以一則官話套話連篇的新聞稿打發了事,取得的傳播效果不理想
中紀委是對黨紀執行情況進行監察的部門,按理說跟傳播沒有什麼關系。但事實上,我們除了要跟中紀委學工作作風和方法以外,還真得跟中紀委學傳播技巧。
無論時代和技術手段如何變化,傳播學當中“內容為王”原則恐怕都不會過時。中紀委能在輿論引導方面表現出眾,與它發布的內容非常“有料”有關。在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其他部門和機構都要像中紀委那樣,將民眾關心、社會關注的重要信息,真誠而及時地公之於眾,而不是拿空洞無物的會議信息敷衍公眾。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中紀委在與民眾打交道時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傳播形式。從在報紙上撰文,到在電視上露面,再到拍攝和播出各種專題片,中紀委是開展全方位、立體化傳播的高手。尤其是中紀委網站,已成為互聯網時代中紀委宣傳的新陣地。過去一年間,中紀委網站為新聞媒體貢獻了無數頭條,第一時間通報案件信息600余條,點名道姓地曝光了1500余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
我在做新聞發言人時曾說過:“新聞發言人在突發事件面前一定要搶先說、主動說,說實話。不能等到謠言漫天飛舞的時候,真相才剛剛穿鞋﹔更不能等謠言傳遍天下的時候,真相才上跑道。”隻有在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才能在輿論引導中佔領先機。中紀委網站常常首發各種反腐信息,百姓會覺得它非常靠譜。
中紀委網站的第二個特色是與網民密切互動。過去一年間,中紀委19名常委中已有10名常委做客中紀委官網,跟網友在線交流﹔中紀委網站則多次自揭面紗,比如上線伊始就陸續晒出內部機構設置圖、辦案流程圖、紀檢派駐機構設置圖表,今年又圖解了中央巡視組的機構設置、工作內容及流程。這種自我祛魅和去神秘化,讓中紀委網站贏得了公眾信任,也有助於促進“開門反腐”。
其三,中紀委網站欄目形式講究,呈現方式多樣。今年5月,中紀委網站首次以漫畫的形式諷刺官場亂象,備受關注﹔不久前,中紀委網站視頻欄目展播了電視劇《一代廉吏於成龍》,給黨員干部和網友們思考和啟迪﹔7月15日,該網站還推出視頻訪談節目“反腐三人談”。中紀委網站好看、有料、有觀點、有態度,反腐成績因此深入人心——這是以多樣化的傳播形式提升傳播效果的典例。
在中紀委常用的各種傳播形式當中,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新聞發布會。從2013年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多次直播新聞發布會,與民眾零距離溝通。中紀委通過電視直播通報查辦案件情況,是致力於“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新嘗試,它能使反腐工作更加透明,也能增加公眾對反腐敗的知情權,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重視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中紀委還特別注重傳播時機的選擇。中紀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中紀委堅持在一段時期裡相對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是基於對傳播規律的掌握。事實上,媒體和公眾很快發現了這個規律,並且開始定時守候中紀委的信息。這種民意期待表明,中紀委對傳播時機的選擇卓有成效。
此外,中紀委傳播的手段和技巧之豐富,也值得各機構和部門學習。今年7月,作家二月河在中紀委網站“聆聽大家”欄目接受訪談,相關內容迅速在社會上引起轟動。過去幾個月中,被中紀委請到網站做客的名人,還包括作家陳忠實、馮驥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等。中紀委請名人說反腐,借助名人效應,使反腐更加接地氣,更多地與老百姓融為一體,讓更多的公眾能夠了解、參與反腐的過程。
除此之外,中紀委還熟練地運用了傳播學中的很多原理,來進行具體的工作安排。比如善用共情、議程設置、蝴蝶效應等,真可謂工作做得好,傳播技巧高。這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善於運用傳播規律同媒體打交道”。
事實上,向中紀委學傳播並不難,關鍵看學不學。現如今,有些部門把傳播和信息公開都放到表面上,以為設立發言人、公開電話就行了,缺少對新聞發言人制度的考察。這種粗放式管理,無助於政策的傳播以及各項制度的鞏固和提高。
日常工作中,不少部門出台了很多好政策,也給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但因為缺少有效的傳播,僅僅以一則官話套話連篇的新聞稿打發了事,取得的傳播效果不理想,反倒可能給百姓留下負面印象,非常可惜。請向中紀委好好學傳播吧!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