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經濟日報:企業投身“一帶一路”需放眼長遠

武 寒

2014年08月19日09:1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企業投身“一帶一路”需放眼長遠

由於“一帶一路”途經各國國情和自然稟賦不同,對華合作態度各異,而且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復雜,還有一些國家對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舉措和目標尚存猜疑和顧忌,都可能導致我國企業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因此,企業更需要將發展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倡議,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我國很多企業也積極投身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大潮中來。在“一帶一路”這樣全局性的國家倡議面前,企業應該樹立正確的義利觀,目光不妨放長遠些。

建設“一帶一路”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機遇。“一帶一路”覆蓋歐亞大陸數十個國家,有相當一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其生產力、技術、基礎設施、金融體系都還比較落后。相對於掙錢獲利,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推廣中國技術和標准,獲得當地認同比簡單佔有市場更為重要,隻有讓我國企業的商品和技術標准得到當地市場的認同和接受,才能在當地市場站穩腳跟,獲得長久的發展。

需要看到的是,由於“一帶一路”途經各國國情和自然稟賦不同,對華合作態度各異,而且由於復雜的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中國經濟擴張論”、“中國資源掠奪論”在一些國家仍有市場,還有一些國家對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舉措和目標尚存猜疑和顧忌,這可能導致我國企業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因此,企業更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將發展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首先,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特別不能以破壞當地人文和自然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利益。企業在國外守法經營的同時,要做好研判,針對不同國家、不同項目、不同階段制訂不同的目標和工作重點,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不要一下子把攤子鋪得過大。企業要想走得遠,應該在駐在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以贏得好名聲、好口碑。企業行為和政府行為一樣,不能“三分鐘熱度”,要持之以恆地做投資、技術轉讓和援助,避免“起大早,趕晚集”的事情發生。此外,也不要有“撈一票就走”的想法,“一帶一路”建設歸根結底是要與沿線國家建設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企業必然要多想辦法打造與當地政府、上下游企業乃至老百姓牢固的利益、責任和情感紐帶,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高度利益融合,這樣才能扎下根來,可持續發展。

其次,在贏利問題上,企業不妨多算大賬、算長久賬,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為患。有的項目,眼下看獲得少或者不得利,不代表以后不能獲利。也不可能等我們考慮周全了再去干,往往需要邊走邊干,“摸著石頭過河”。我國一些金融機構在給“一帶一路”項目貸款時融資條件比較高,有的還要求主權擔保。此中固然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但也應看到,這可能會給中亞、東南亞一些國情特殊的國家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反感和抵觸。西方有媒體借此炒作和指責中國金融機構在一些窮國小國“放高利貸”,這難免會影響到項目的實質合作和我企業形象。“利益易獲,人心難得”,交朋友既要花錢,更要交心。這要求我們的企業要有比以前更高的智慧和戰略耐心。

此外,國內企業在海外宜推動良性競爭。當前,各地方政府和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性都非常高,競爭在所難免。但有個別企業在國外為搶奪項目互挖牆腳,惡性競爭,到最后兩敗俱傷,誰也沒有真正受益。這要求我們在海外的企業把自身優勢和“一帶一路”的建設需求結合,面對項目不能一哄而上,隻宜良性競爭,在更多情況下要追求合作,發揮互補和協調優勢,關鍵時刻擰成一股繩。

總的來說,企業要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中尋找到自身的發展機遇,就需要把自己的利益訴求與國家倡議相契合。若因盲目追求企業利益,而消解或者弱化了國家的整體戰略,從長遠來講,也無益於企業的發展壯大。

(作者單位:外交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