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
去年10月,“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行公共測試運行。4家試點藥店的5個門店率先在店內引入了自主售貨機。經過5個月的運作,情況究竟如何?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與嬰幼兒用品專賣店,或價格更低廉的網店相比,很多消費者對藥店奶粉專櫃顯然並不買賬,個別藥店平均月售僅四五罐。(3月26日《北京青年報》)
試點工作進行了周詳的准備,試點期間藥店亦進行了價格優惠,奶粉售價優於超市價格……前期工作在被認真地做出,為什麼結果不盡如人意?
答案需要給出,但無論如何,單純從結果來看,一個首先可以做出的結論是:“奶粉進藥店遇冷”是令人意外的。其意外之處不在於,國外早有著奶粉於藥店銷售的普遍現象,以及它日常運行的成功經驗,而在於它又一次讓民眾看到了質量監管改革的動輒失敗。
對於奶粉質量監管的改革試點,輕易地又踏入了失敗的泥沼,這不免讓人產生深深的挫敗感。按照藥店方面的說法,藥店奶粉銷售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於手續繁雜,細節上欠缺,比如有的店內甚至沒有為掃碼刷卡機通電。而即便售賣價格進行了折扣優惠,卻依舊比不上售賣價格更低廉的網店。很難說種種說法沒有道理,但一個簡單的反問在於:與網店相比,現實中比其價格偏高但銷售情況良好的商品比比皆是,為什麼獨獨藥店內的奶粉銷售狀況這般慘淡?
厘清這些后再來觀察,出現“奶粉進藥店銷售遇冷”,事實上絲毫不驚詫。它不過是再次証明了那個被重復提及的常識:對於食品質量的監管模式,應該是成鏈條與能夠形成合力的。將奶粉置於藥店內售賣,這實際上是用藥品銷售監管的高標准來為奶粉質量背書,但這充其量只是消費信心生成中的一個環節。奶粉的整體低生產標准早讓民眾成為驚弓之鳥,相關事故后維權之難亦是誰都看得到的事實,沒有改變的分段管理事實,讓藥店內的奶粉注定無法被消費者篤定地相信。
當然,仍不得不強調的一點是,別指望一個“藥店內售賣”,就改變整體市場意義上的奶粉銷售慘淡狀況。但這並不就等於,可以否定“藥店內售賣奶粉”的價值。縱然試點並不順利,但推進還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