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我們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老虎”“蒼蠅”一起打,成績有目共睹。過去的一年間,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7.2萬件,處分18.2萬人。有專家指出,從中央紀委查處的落馬官員密度和速度上看,可稱近三十年之最。
由此,就有人認為,雖然腐敗案件查處得多,但是對根治腐敗現象沒什麼大的效果,甚至認為腐敗越反越多。
其實,從常識來講,腐敗不可能越反越多,但是為什麼有群眾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這是因為一些群眾被現象迷惑,沒有撥塵去霧,見到現象背后的實質。
過去,群眾雖然對腐敗深惡痛絕,從直覺上也覺得腐敗現象很嚴重,但是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並沒有清晰的把握。現在,省部級高官連續下馬並公之於眾,群眾的思想意識一次一次受到沖撞,造成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
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表明反腐的腳步不斷加快。正如習總書記所言,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導致腐敗現象不斷被深挖出來,這些腐敗不是反出來的,而是埋藏已久,如今才被挖出來公之於眾而已。
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表明腐敗被曝光的力度越來越大。腐敗現象不再被藏著掖著捂著,表明我們黨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正因為黨反腐敗的決心和勇氣,才敢將腐敗現象曝光在群眾的眼皮子底下,才敢用事實來說話,才敢讓人民群眾來監督。
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覺,從一定程度上更警示我們,反腐沒有終點站,隻有進行時。隻有不斷深化改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增強權力制約和監督效果,保証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才能對腐敗現象釜底抽薪。而要強化制約,就要加強頂層設計,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