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龍
周星馳前天出現在政協第十一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場,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大批記者。今年不再遲到的周星馳在面對記者“如何擔任政協委員”問題時,其答案也一如既往:“我是來學習的。”
“來學習”也許是“星爺”的客套話。港台明星不像一些一出名就戴上墨鏡的內地明星,大多都有不擺架子的美德。周星馳說“來學習”,可能是他有意放低明星身段。謙虛總能受人喜歡﹔大明星謙虛,那就更容易令人心花怒放了。周星馳以他的謙虛,向人們示范了真正大明星的風度。
“學習”兩個字帶有濃厚的“內地特色”,是一個仰視和接受教育的動詞,在香港土著階層並不流行。香港回歸之后,大量明星到內地拍攝影視和廣告,他們經過耳濡目染,學會了“學習”。周星馳兩次參加政協會議時都說來“學習”,証明他是一個刻苦“學習”的香港明星。
但政協不是培訓班,不是用以培訓如何當政協委員的,而是用來協商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等重要問題的。政協委員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作用,在理論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政治角色。合格的政協委員,在開會之前要通過調查研究,准備向大會提出提案﹔開會期間,要積極提出問題發表意見,不辜負自己的角色使命。
周星馳“來學習”盡管像是客套話,但從他去年在政協會場一露面就閃人的表現和“剛剛在東方賓館又碰到一些很好的朋友,我們也有互相討論過怎麼做一個委員”的說辭中,可以看出他似乎還沒有進入角色,“來學習”一說並非純粹的謙虛。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明星名人當上了政協委員。這些明星名人來自不同的群體,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和聲音,政協中不能缺少這些群體的代表。而且明星名人粉絲多影響大,同樣的提案經他們之口,能引起更大的關注,這本身無可非議。
實際上,像卓別林這樣的電影明星,他同時也是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演員出身的裡根和施瓦辛格,就分別擔任過總統和州長﹔秀蘭·鄧波兒還先后“扮演”過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代表、美國駐加納大使和美國禮賓司司長等多種政治角色。但一些明星盡管是影視中的優秀演員,卻未必是政治場域裡的合適角色。
因此,在明星中遴選政協委員時,應該更多地考察他們有沒有相應的參政議政能力和熱情,而非過多地看中他們的名氣。在香港演藝界,就有不少有政治思想和參議能力的演員和導演,盡管他們的名氣沒有成龍和周星馳大,但在參政議政上,卻遠比這兩位大明星更有資格。
讀者和觀眾大多是明星的追光燈,這決定了媒體需要尋找眼珠的磁鐵,因而當政協會議中出現重量級明星時,就會吸引幾乎所有的長槍短炮錄音筆,使那些帶著厚厚提案和裝著滿腔腹稿的委員成為明星的背景。這時,明星委員的一言一行都在決定著會議屬性——合格的明星委員將使政協會議更有成效,不合格的明星委員則往往以“雷語”“怪論”讓嚴肅的會議變成滑稽的喜劇。而那些總是沒時間或者不願意參加會議的明星,政協就不該邀請他們當委員,明星也不應把委員當作“友情客串”。
政協會議不是培訓班,不是真人秀,明星不能總是當“留級生”和“曠課生”,更不應讓明星的引力誘拐了人們的關注。周星馳已經當了一年的“培訓班學員”,今年應該提交“畢業論文”了。
(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