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宇龍
中國社會科學院8日發布的《旅游綠皮書》建議,為應對旅游擁擠,應繼續推動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優化,包括增加2~6天法定假日,以期恢復“五一”黃金周,加長“春節”放假時間等。(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9版)
近幾年,呼吁增加法定假日的聲音從未停歇過。去年兩會,有人大代表提議延長春節假期,一時間成為焦點話題,並得到了眾多網友的支持,民眾對增加法定假期的渴望可見一斑。而此次社科院發布《旅游綠皮書》,建議增加法定假期,旨在吸取民意的基礎上,為決策層的假期調整安排提供更為明確的參考。該綠皮書發布后,不少網站隨即對此展開了民意調查,結果不出意料: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希望能增加法定假期,以期恢復“五一”黃金周,加長“春節”放假時間。
國人之所以對法定假期和長假如此重視,是由兩個現實因素決定的。其一,帶薪休假並未全面落實,法定假期基本決定了大部分勞動者的出游安排,而生活質量的提升在不斷推動著出游熱情的高漲。正因此,多一個長假就意味著多一次可以預期的旅行﹔其二,雖然包括雙休日等的假日總量並不少,但因為加班成為常態,保護勞動者休息權的各項法規落實得不盡如人意,所以不少勞動者平時的休息時間經常縮水,此種情況下類似“五一”長假、“春節”長假,這樣的帶有強制意義的全國性普遍假期顯然成為了一種休息期盼,並且職能部門在保障長假休息權的力度上也大過平時。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公眾對於長假的渴望。
因此,增加長假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勞動者休息權的落實問題,但在現實語境下,仍不失為一種妥善回應民意的選擇。同時,恢復“五一”黃金周,加長“春節”放假時間的另一層重要意義在於,在人口流動性日益增強的當下,多一個長假,會讓眾多背井離鄉在外打拼的人多一次和親人團聚的機會。當然,如若恢復了“五一”長假,擁擠的國慶長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增加長假天數,不缺民意,更不缺共識。此前,公眾對於放假的調休安排有所詬病,這一方面是眾口難調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法定假日總數固定的情況下,無論怎麼調都無法滿足人們對於長假的需求。明白了郁結在哪裡,理當對症下藥,顯然在增加法定假期上,公眾期待的是決策者的回應。
從長遠來看,落實包括帶薪休假在內的多項權益,方能從根本上化解公眾的假期焦慮症。人們對於長假的熱切期盼,也是在說明勞動者在辛勤勞作之外更加注重身心的放鬆,更加關注與家人的團聚時光。輿論場上,不乏有專家從經濟的角度解釋恢復“五一”長假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但其實在一個個普通的勞動者看來,用一個長假來讓心靈旅行,與家人團聚,或許才是最重要的意義。在增加法定假日的問題上,多些勞動者視角,或許多放幾天假,就不會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