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羊城晚報:治霾投入勿“打水漂”先要弄清“霾從何來”

閱盡

2014年01月03日09:05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治霾投入勿“打水漂”

有報道說,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我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發生霧霾天最多的一年。不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發達地區多次出現霧霾天,連中西部地區也常遭受“十面霾伏”的困擾。雖然多數人都不明白“霾”的成因及內核,但它帶來的威脅、危害,人們卻親身感受著。

霧霾當頭,形勢嚴峻,公共決策迅速出擊,無論是“應急反應”還是常規部署,都是必要的。否則,便是對大眾健康和公共安全的漠視。正因如此,隨著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的出台,京津冀、長三角等地都聞風而動,相繼推出本地的治理舉措,《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日前也經省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緊接著想必又是大量財力物力和行政資源的投入。

雖然治霾在行動,但有個前置性問題仍需回答。那就是“霾從何來”?其主要源頭到底在哪裡?其成因有無科學研究或結論?以往人們的感覺是汽車普及招來了“霾魔”,不少地方也將汽車尾氣治理作為主攻目標,直到數日前中科院發布北京地區霧霾的6大成因,稱汽車尾氣和垃圾焚燒僅佔霧霾的4%,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當然,對中科院的這一結論,網上也有質疑。而且,即便中科院真的探清了京城霧霾的成分,但這結論是否適合套用到珠三角,恐怕未必!

之所以提出這般疑問,就在於它不僅事關將來大量財政行政資源能否“精准投放”,巨額的公帑會否“打水漂”,更關乎公共決策的權威和成效。“大敵”當前,知己知彼是基本前提,但已有不止一位專家向媒體披露,對於目前經常出現的PM2.5突然爆表的情況,具體的機理是怎麼樣,我們其實並不知道﹔珠三角的大氣家底是怎麼樣、外來的污染佔多少、自己排放的污染佔多少、污染輸送的機制是怎樣的,我們也不甚明了……

在近年的公共決策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景象,凡遇什麼緊急狀況或事務,某部門某機關某領導一拍板:干!於是,呼啦啦千軍萬馬上陣,巨額資金源源投入,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而高射炮打蚊蠅,勞民傷財。身邊就有個例子:報載,廣州石井河污染治理了十余年,僅去年水務部門整治工程招標就達幾十億元,但時至近日,才稱要啟動為時一年的全流域“體檢”,要全面摸清污染源及水質現狀。既然污染源都沒弄清,那麼,此前的浩大治理工程,依據又是什麼?

顯然,在強調科學決策的今天,要進行大規模的大氣污染治理,首先須搞清本地“霾”的成因,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或者遵循自然規律,科學施治,降低危害。普通百姓或可對霧霾的成因及構成“一頭霧水”,但對公共決策來說,若總處於“盲人摸象”的狀態,無疑是另一種災難!

(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