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人民時評:清新歲末是考驗也是契機

張 鐵

2013年12月18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清新歲末是考驗也是契機(人民時評)

  “清新歲末”指向“限制權力”、“規范權力”這一治理的新思路,這無疑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

  媒體年終盤點,網絡評選熱詞……時近新歲,“年味”漸濃。不過,也有人總結,相比起來,今年多有不同:少了漫天亂飛的賀卡,沒了送土特產的車輛,減了觥籌交錯的宴請,概括成一個詞——“清新歲末”。

  數據可以佐証群眾感受:截至10月底,各地已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各類問題共計17380起,處理19896人。17日,中央紀委還發布了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通報。這樣的懲戒力度,想必會讓很多借著年終拉關系、亂花錢者心存忌憚。一年多來,轉變作風發力長力。而從國慶中秋時管住月餅,到元旦春節叫停公款賀年,盯住關鍵節點管住全程,正是打造改作風制度之籠的重要一環。

  中國素有“年關”之說,來源或言因躲避名“年”的猛獸,或言因欠債還錢的期限,雖有比附成分,但也凸顯出其時間節點意義。而對於一年來勁吹的改作風之風,年節同樣是關鍵點。作風能不能持續清新下去,把住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這道閘門,至關重要。

  近日有媒體報道,某省一個廳長,往年元旦能收到千余張公款賀卡,而“全廳收到加寄出的超過兩萬張”,既浪費公帑,也耗損精力。從過去經驗看,很多隱性腐敗往往在年末抬頭。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年節之時,人情的馬甲更不容易被脫掉,禮尚往來也變成虎皮大旗,因而模糊了公與私的邊界﹔另一方面,年節也是一些財務制度、總結評比的關鍵節點,鑽空子、找漏洞成為少數人一門心思打的算盤。經過長期潛伏,一些腐敗和浪費行為容易跨入“深水區”。

  年節成了改作風的漏風口,根子上仍是源於治理環節的罅隙。比如,年終發獎金、福利,因為穿上普惠的外套,所以讓人放鬆了警惕。再比如,各部門單位看到今年預算花不完,擔心明年預算減少,因而產生“節約無功、浪費有理”的心態,突擊花錢。高壓態勢逢年過節會打個折,“下不為例”變多、“法不責眾”頻現,本應無縫對接的制度之軌,因為年節而受到頓挫。

  從自上而下率先垂范的八項規定,到管住會議費、樓堂館所和“特供”標識等的通知,再到被稱為“反浪費黨內法”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搭出框架、焊定卯點、加固鐵條……作風建設上的探索,可謂打造制度之籠的樣板工程。歲末因其節點意義,正是制度能否管根本、管長遠的檢驗期。更重要的是,年節形成價值導向,也是助推日常生活工作中新風尚、新變革的“高輻射時期”。從這個角度看,能不能有一個“清新歲末”,關系到的是治理的現代化。

  一年多來,作風建設作為改革抓手,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探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作風的改進同樣可為杠杆。由作風建設入手,管住權力隨意越界而來的失控、失范,表面上看,一個“清新歲末”不過是少了吃喝浪費、少了胡亂花錢,但本質上,卻指向“限制權力”、“規范權力”這一治理的新思路,這無疑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

  年終歲末,對於改作風,是個考驗也是個契機,正可行之當下、慮之長遠。推及更廣層面,能不能“言必信、行必果”,決定著能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最終“積小勝為大勝”,打開治理現代化的全新境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