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今后,北京市300萬老年人口不論戶籍,均可參與投保“老年人意外傷害險”。投保后,在乘坐公共交通或逛公園等公共場所、或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時,如發生跌倒、摔傷等意外傷害,可獲得意外傷害保險賠付,最高可獲20萬元。27日,北京市民政局宣布,北京約7萬低保、“三無”、失獨等老人,其保費將由政府買單,其他老年人可自主投保,保費一年僅15元。下一步,北京還將出台以企業、社會組織、單位為受益人的集體保險,以降低它們在為老服務中的風險。(11月28日《京華時報》)
政府出資為老人定制“意外險”,自然是善舉一件。某種意義上說,該項目能夠推行,既得益於財政收入的不斷攀升,也與金融市場內保險產品的多元與細分關聯密切。據悉,“老年人意外傷害險雖由政府主推,但其操作、執行等均由商業保險公司負責”——它實則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又一經典案例。當職能部門開始習慣借力市場,來實現對特定人群的福利覆蓋,在價格和效率層面展現更多優越性,也就變得可期。
“意外傷害險”所提供的,其實是一種補充性保障。在由退休金、職工醫療保險、居民養老保險等構成的兜底體系之外,“意外險”等商業險種給了民眾“再加一道鎖”的可能。但在過去,商業保險一直是由當事人自願付費,如北京這般“政府出資為困難老人買意外險”的做法,實則並不多見。此一舉動的明智之處在於,職能部門以較低的成本、較簡單的運作手法,便迅速實現了一次性改善目標群體福利水准之目的。
或許,此事的最大參照意義,並不是提醒各地要見賢思齊,而是啟發了公共職能機構,可以用何種方式輸送善意?
曾幾何時,當民政部門談及關懷困難群體,必多是走訪慰問、送米送油的刻板路數——整個過程親力親為,費時費工不說,最終效果也常難盡如人意。然而,倘若職能者刷新思路,更多正視並化用市場之力,程式化、套路化的“扶弱濟貧”事業,想必就是另一局面了吧。
北京團購“意外險”的事例表明,公職部門採用市場化手段投放福利,具有理所當然的合理性。一方面,政府機構具備天然的議價優勢。統一採購公共服務,因項目體量之大故可壓低價格。此外,招標環節的設計,也能大大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商業公司擁有標准化的辦事流程、成熟的渠道架構、周全的服務意識,必能給民眾塑造全然不同的體驗。凡此種種,怎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公辦服務窗口可比。
政府部門向市場企業團購服務,規模化效應最終轉化為顯性的利益,如此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險方才“費用低、范圍廣、理賠標准高”。所以可以確信的是,一旦我們更多認可市場的價值,更多融入市場的邏輯與體系,“投放民生福利”的過程,便還可挖掘出極為可觀的降耗增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