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國家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張頂層設計更為清晰的路線圖。政府、市場和企業如何構建新型關系?沒有地區壁壘的全國統一市場如何打造?經濟和社會活力如何進一步增強?社會公平正義如何進一步實現?從農村到城市,從高層、精英人士到普通老百姓,中國幾乎人人有話要說,人人期待行動和改變。我們要充分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切實的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作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
深化改革是時代主旋律,凝聚了足夠的共識。其中一條,即無論是商業的解放、生產力的解放,還是思想的解放、體制的解放,歸根結底,都是“人”的解放。從克服思想觀念的障礙,到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需要堅強的領導者,需要全社會廣泛的智慧和勇氣,歸根結底,都是需要“人”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
人民是改革的主體,黨員干部則應該為天下先。優秀黨員、好的干部,好的選人用人機制,是全面深化改革有力的組織保証。“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這幾條標准,道盡了一個“好干部”在思想道德、業務素質、群眾意識等方面必須恪守和應追求的信條,一言萬義,既是標准,也是境界。它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去填補、去注解、去詮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和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就是要以更先進的體制機制,把好干部真正選拔出來﹔而打破干部部門化,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就是要破除長期存在的“官本位”觀念,降低公務機構和干部隊伍運行成本,提高效率,同時回應社會公眾關於公平公正的呼聲。隻有一套清正廉潔、務實高效的干部隊伍體系,才能發揮在全面深化改革事業中的先鋒帶頭作用。
改革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要以人民為中心。隻有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被充分激活,社會活力才會充分迸發,改革才不僅是一種理念,而成為由其獲益者主動參與、推動、踐行的真實事業﹔才不僅是一份宣言,更表現為動力源泉豐沛、力量支撐充分的長久工程。現代、文明、高效的社會一大重要特征,即是人可以多向度流動的通道,是自由擇業、平等競爭、各顯才華的空間。這個通道越透明、暢通,這個空間越廣闊、友好,改革可施展的天地就越大,可獲取的動能就越多,可達獲的成果就越豐碩。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使人們看到,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和政府應更好發揮職能的認識愈深刻,對以人為本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腳點也愈清晰。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價值,是現代市場最關鍵的要素,是解放思想、突破創新的著力點,應當得到制度保護和政策保障。隻有與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真正配套的人才機制體制,才是改革所需的各種精神和各種智慧的源頭所在,是改革各項措施落實的保証。
實踐無止境,解放思想無止境,改革開放無止境。改革需要一代代人才不斷涌現、前赴后繼。在“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襟和視野面前,身份障礙、體制壁壘、地域限制,都是狹窄的短視的,都應該為集聚人才的體制機制的建立讓開道路。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春潮洶涌澎湃時,所有為改革奮斗的人都是其中一朵明亮的浪花。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