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羊城晚報:廢除“破案率”讓法治回歸本義

木須虫

2013年11月15日09:07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讓法治回歸本義

“嚴禁下達‘刑事拘留數’、‘發案數’、‘破案率’、‘退查率’等不科學、不合理考評指標,不得以破案率、批捕數、起訴數、退查率等指標搞排名通報……”日前,河南省公安廳出台規范調查取証、落實執法責任終身制等十項措施,加強、改進刑事執法工作,防止冤假錯案發生。(11月13日《中國青年報》)

實踐証明,幾乎每一起冤假錯案都是急功近利的產物,功利的引誘讓案件辦理凌駕在法律約束的既定程序和基本依據之上,扭曲了司法本義,透支了社會公信,對公平正義的損害有時遠甚於放過一個壞人。而在諸多的功利引誘中,最大的莫過於來自行政層面,對案件辦理的一味指標化,即以所謂的“破案率”、“退查率”等“唯數據”,來判定工作優劣、能力高下,並與單位排名、個人升遷挂鉤,不僅不科學,也嚴重干擾了司法實踐。

“破案率”作為一個參考數值,它不能代表案件的復雜程度。倘若一味地追求“破案率”,往往會導致辦案過程變形走樣,通過“刑訊逼供”等粗暴方式獲取証據,讓嫌疑人自証其罪,甚至弄虛作假,故意制造冤假錯案,傷害無辜。同時,搞所謂“破案率”排名,對執法者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暗示。比如,頂著“女神探”光環的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預審大隊大隊長聶海芬,在“案件必破”的嚴苛要求之下,張輝、張高平叔侄強奸殺人冤案便在她手上產生。

案件辦理既是科學,也是信仰。科學就是實事求是,靠証據說話﹔信仰即是對法律的尊崇,嚴格按照法律的程序辦案,嚴格按照法律的依據斷案,寧慎勿急,寧可放過一個壞人,絕不冤枉一個好人。顯然,任何摻雜主觀意志和功利色彩的暗示與導向,都是與法治精神相違背的。那麼,廢除“破案率”的根本意義,便是讓法治回歸本義,促使辦案走上不唯上、不唯利、隻唯實的軌道。

當然,廢除“破案率”,撤除功利指揮棒只是第一步。讓執法者恪守法治本義,一方面需要引入責任追問與常態監督機制,諸如案件辦理終身負責制,使案件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規范案件辦理辦法,經得起程序的考驗﹔建立案件查驗制度,經得起同行的考驗,等等﹔另一方面,則需要建立更科學的評價機制,給予執法者寬容的從業環境和正向的激勵。比如,尊重執法者在案件辦理中的話語權,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建立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