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
瀏覽新聞網頁,一行醒目的標題跳入眼帘:“復旦將研究孔子和堯舜禹是否為真實人物。”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往下讀:“復旦課題組下一步還有更龐大的計劃,從三個層面立體地來做研究,孔子及其后人、堯舜禹、黃帝、炎帝是真實歷史人物還是傳說人物的研究,都有了相當大的進展,中國的政治史也會因此大大地往前推進。”(11月12日京華時報)
標題是有點斷章取義,不過內容還是引起不少質疑。該課題組發布其對曹操家族DNA研究成果,據說解決了曹操是否抱養等三大謎團。筆者不姓曹,也不懂人類學,就此閉嘴。但對其“下一龐大的計劃”中所涉及黃帝炎帝是否歷史人物等內容,如鯁在喉。
堯舜禹、炎帝、黃帝,都是傳說的上古人物,雖有歷史記載,尚無確鑿信史可証。然而,炎帝黃帝已經活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堯舜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聖人和德治天下的典范,研究他們“是否真實歷史人物”,有必要嗎?也難怪有網友認為此研究“吃飽了撐的”,“燒錢”。
不管今人的基因裡還有多少炎黃的DNA遺留,他們的精神已經滲入到國民的骨髓裡、血液中。炎黃作為中華民族始祖,已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識。堯舜禹炎黃成為民族的象征、圖騰,年年受到祭祀,“人皆可為堯舜”,千百年來激勵和滋養著我們民族的精神。“炎黃子孫”作為一種巨大的感召力,成為凝聚海內外的巨大精神力量。
勇於懷疑,是一種科學精神﹔然而無視公眾感受和社會認知,搞一些“無厘頭”的研究,很難看出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有何意義。上述報道稱,研究曹操的“論文於今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人類遺傳學報》上發表,並已得到國際認可。”即便有一天,“炎黃只是傳說人物”也得到國際認可,但在炎黃子孫心裡,這種研究還是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