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
思想追隨和扎根才是最內在、最穩固的。在最近召開的全軍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軍委領導強調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想建黨、思想入黨。
一名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黨的思想建設的實質,就是解決黨員在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正所謂,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
思想入黨,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深刻指出:“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裡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無產階級思想,什麼是共產主義,什麼是黨。”這一論述,對於黨員端正入黨動機、增強黨員意識、錘煉黨性修養,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黨齡長並不等於黨性強,職務高並不等於覺悟高。一個人的思想境界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一個人的理想信念也不會隨著職務的上升而必然堅定。思想入黨好比萬裡長征,一步接一步,一步跟不上就會掉隊落伍。
思想入黨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周恩來在《過好“五關”》中寫道:“每個黨員從加入共產黨起,就應該有這麼一個認識:准備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正是深刻領悟到思想入黨的長期性實踐性艱巨性,他在45歲生日時制定了7條“修養要則”。陳毅同志在墨盒上鐫刻著他的座右銘:“滿招損,謙受益﹔終日乾乾,自強不息。”他還寫下《手莫伸》《示兒女》等大量詩句,警醒自己一刻不忘思想入黨、思想改造。很多優秀黨員正是堅持思想入黨一輩子,所以保持了共產黨人的純潔底色和先進本色,留下了昭耀后人的光輝形象和崇高境界。
思想入黨首要的是解決好“入黨為什麼”的問題。不可否認,少數黨員入黨就是為了一張“黨票”,為了所謂的“政治前途”,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鬆一半,隻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官,不記得自己是個共產黨員。這些人在思想上,根本就未把“入黨為什麼”的問題搞清楚,結果不是做群眾的“尾巴”,就是做群眾的“老爺”。為人民謀利益,還是為個人謀利益,是檢驗思想入黨的試金石。一名優秀的黨員,就是要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沖鋒在前、退卻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思想入黨,既在於組織培養,更在於個人的思想修養、理論修養、黨性修養。今天,一些黨員干部犯錯誤無非有兩條:一條是政治上跑偏﹔一條是生活上走邪。兩條軌跡的源頭,都是信仰迷失、理想喪失、精神缺失。保持黨員思想純潔、思想先進,需要常補理想信念之“鈣”,常用科學理論澆灌信念之樹,自覺改造主觀世界,不斷培育精神家園,把信仰的“種子”植入靈魂,智珠在握、法寶在手,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思想入黨不僅是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它體現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過程中,體現在為民務實清廉的言行中,體現在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自覺中。
“幾千萬黨員都合格,那將是一支多麼偉大的力量”。每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把思想入黨作為終身追求、終身修養、終身實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作者單位:武警廣東總隊)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