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顯示,在中國大陸約有1.8萬學生“叛逃”學校,選擇在家上學,這些在家上學的孩子主要處於小學階段,大多是家長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
1.8萬名中小學生“叛逃”學校,各種解讀和闡釋,矛頭均對准了現行教育體制和理念。對此,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當前學校教育確有不少問題,但1.8萬名中小學生選擇在家上學,並不足以成為批評學校教育的論據,無需過度闡釋。
目前我國在校中小學生人數約為2億人,1.8萬名學生在家上學所佔比例隻有0.009%,即每1萬個中小學生中,還不到一個學生在家上學,隻能算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據報道,美國在家上學的學生人數從2007年的150萬上升到2011年的200萬以上,約佔中小學生總數的3%。如此多的學生“叛逃”學校,是否証明美國的學校教育很糟糕呢?顯然不是,實際上,美國的學校教育一直為國人所推崇。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抑或其他國家的學生在家上學,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教育理念多元化——對於怎樣教育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成長最有利,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和主張,就像有些家長反對學校補課,有些家長卻要求學校補課一樣。事實上,哪怕學校教育搞得再好,也隻能遵循一種教育方式和理念,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認同。
不過,我想提醒這些家長:學校教育的方式和理念縱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它畢竟是通過長期教育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而個人所秉持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未必有想象的那麼好,更不要把孩子當成“試驗品”。且與學校教育相比,在家上學也有著種種缺憾,比如減少了孩子與同學交流的機會,不能和其他同學交往,易缺少團隊意識等。
當然,讓孩子在家上學,可以看作家長作為監護人的一種選擇權,所以我贊成一些網友的主張,應通過制度設計保証這些學生隨時可以回到學校上學,並保証他們參加升學考試的權利。(相關報道見8月25日《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