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來農歷45歲生日。這天,他在辦公室寫下了《我的修養要則》以明心志,他在第一條即提出“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的學習方法,讓筆者深有感觸。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此學習要“寧精勿雜”﹔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因此學習要“寧專勿多”。新的歷史時期,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已經成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廣大黨員干部隻有更加自覺和勤奮地學習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那麼究竟該如何學習,學習方法是關鍵,周總理的“精、專”之說意義深遠,啟示良多。
“精”在質量,“雜”在數量,質量重於數量。托爾斯泰曾說過:“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這話說到了點子上。現如今,一部分黨員干部並非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然而,在如何學習上卻犯了一些“形式主義”的錯誤,以為知識必須面面俱到,讀書必須“寧濫勿缺”,於是,出現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干部,或許他們看似淵博,卻不懂得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在筆者看來“面面俱到”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唯有在“精”字上下功夫,精選一些可以提高黨性修養的書,精選一些對思想有益的書,精選一些與工作關系密切的書,方能提高知識“含金量”。
“專”則深入,“多”則膚淺,深入重於膚淺。習近平同志曾說過:“人的學習追求應當是無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書讀完”,這就告訴所有的黨員干部在學習知識上千萬不能因為“貪多”而“消化不良”,而要像吃飯時細嚼慢咽一樣,細細品味,深刻感悟方能“豁然開朗”。一個“專”字代表的是對所學知識的深入思考,學而不思終究膚淺﹔一個“專”字代表的是對所學知識的價值吸收,“走馬觀花”難免偏頗。或許,“桌上永遠隻放一本書”才是所有黨員干部應該持有的學習態度,學習莫要“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對知識最大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