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工作會議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組織部門改進作風,最核心的是堅持公道正派。要著眼於黨的事業發展需要選人用人,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據6月30日《人民日報》)
在建黨92周年來臨之際,在作風建設深入推進之時,黨的總書記為何對組織部門重申“公道正派”?道理很簡單,因為公道正派是組織部門最大的價值追求,是組織工作的“生命線”、組工干部的“身份証”,干部群眾對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的組工干部評價最好、期待最高。更重要的,把干部選優,把班子配強,靠的也就是這一條。
用人導向是最大的導向。組工干部被稱為“管官的官”,是良好用人導向的踐行者。然而近年來,用人腐敗現象時有發生,人民論壇一項調查顯示,在官場“十大高風險崗位”中,“組織部長”名列第五位。公道正派的人,才會公道正派地選人、選公道正派的人。要保証組工干部公道用權、公正用人,必須把公道正派定為選調組工干部的首要條件。當前,職位資源緊缺、競爭性選拔力度加大、用人不正之風還有市場,更須組工干部矢志不渝地堅持公道正派,使之內化為精神追求、固化為精神品質、外化為精神風貌,以公心促公信,以正行揚正氣。
心要正而“不邪”。考察別人就是展示自己,評判別人就是定義自己。心正了,人就正了﹔人對了,世界就對了。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就會為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人的私心一旦膨脹起來,道德就會起繭,精神就會麻木。組織部門並非真空地帶,組工干部同樣肉身凡胎,也有自己的親朋好友,也需要柴米油鹽。但組織工作的性質和地位,要求組工干部少一點私心、多一點公心,不把政策當權使,不把原則當交易。始終站在黨性原則立場上,心地坦蕩、光明磊落、剛直不阿、處以公心,不以親疏看高低,不以背景搞取舍,不以印象論優劣。
行要正而“不諧”。人們常用兩個詞來比喻組工干部,一個是“甘為人梯”,一個是“為人作嫁”。如果梯子剛搭好,自己先爬上去了﹔或者說,嫁衣剛做好,自己人先穿上了,那樣就太具諷刺意味,組工干部的正氣也就蕩然無存了。以公心樹公道,以正行見正派,應當成為組工干部的職業特質、職業自覺和職業常態。組工干部要做“鐵人”,對待自己要用“鐵箍”,對待原則要用“鐵心”,對待劣跡要用“鐵拳”,靠公道正派的定力,頂得住壓力,排得除阻力,抗得了誘惑力,確保坐得正,立得直,行得穩,絕不在選人用人上搞“授爵公堂、感恩私室”。
形要正而“不斜”。形象就是旗幟。選對一個干部,就能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就能樹立組織系統干部的良好形象﹔而用錯一個干部,不僅會讓組工干部自損形象,還可能泯滅干部群眾本應共同追求的信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組工干部要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干部、正確對待群眾,公正地對待所有服務對象,做到領導與群眾一個樣,不問來頭,不媚上唬下﹔生人與熟人一個樣,不分遠近,不內外有別。要不斷修身養性,立德健形,在物欲橫流中歷練清風氣節,在繁華喧囂中彰顯真金本色,為推進吏治清明、風清氣正凝聚正能量。
選人用人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考驗也日趨嚴峻。但是,千般難萬般難,公道正派就不再難﹔這關系那關系,公道正派就沒關系﹔左得罪右得罪,公道正派就不怕得罪。如此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謀事成事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