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對三亞市6月初任用2010年因“99分招考門事件”被免的局長溫孝廉為三亞市河東區管委會副調研員提出質疑,6月27日晚,三亞市委組織部回應稱,此次任用符合相關規定和程序。(據6月27日南海網)
又一個官場的“小強”被重用了。雖然副調研員屬於非領導職務,但是很多公眾依然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官場有眾多“不死小強”的存在,又談何公平公正呢?
當初溫孝廉被免去職務時,很多人都在質疑,這個處分是不是太輕?在考前請命題老師為女兒輔導,這嚴重的影響了招考的公平公正。要知道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誰來命題也應該保密,然而溫孝廉竟然能夠對此次招考“直搗黃龍”,找命題老師為女兒輔導。這種違紀很隱蔽,也很惡劣。但是三亞只是對其進行了免職處理,並沒有撤銷他的職級。
現在,時隔兩年,溫孝廉又復出了,成了全國又一個“不死的小強”。“小強”不死,這是對社會公平公正的最大諷刺和挑戰。官場有打不死的“小強”,公平公正就永遠也實現不了。因為這讓違紀的成本幾乎為零。違紀被曝光后,大不了一切如故,反正也不“傷筋動骨”﹔若違紀不被發現,將讓人生站在更高一級的起跑線上。因為有規章制度做“護官符”、“保護傘”,他們也就無所顧忌了。本來為了維護公平公正的規章制度,現在卻成了官場“小強”不死的“保護傘”,這讓公眾情何以堪呢?
而在國外,很多廉潔度排名很高的政府,是絕對不會允許公務人員以權謀私的,不允許在廉政上存在任何瑕疵。曾聽過一個《兩瓶酒毀掉一個部長》的故事,是說新西蘭原房屋部長希特利,僅僅是用公款買了兩瓶酒,不僅僅失去了部長的職務,還很有可能會被判刑。兩瓶酒在新西蘭被認為是嚴重的腐敗,而我們即使是涉及眾多考生一生命運的招聘腐敗,鞭子也只是高舉輕放,腐敗者連疼都不會感覺到疼。如此規章制度,又如何來取信於民,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呢?
所以,要想社會變得公平公正,就必須消滅官場上的“不死小強”。消滅“不死小強”,反腐敗就必須從制度上入手,讓規章制度成為管理干部的“點穴手”,而不是“保護傘”。干部違紀就會被“點穴”,就會丟掉工作,失去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