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戶口,公公擁有十余套房產,山西運城紀委前工作人員張彥因此被稱“房媳”。在張彥被停職調查后,她的背景也更多被關注。經調查發現,張彥及其丈夫等人,生活在以運城市原財政局局長孫太平為核心的一個“官員家族”中,孫家成員及其親屬,至少15人在運城市擔任官員、公務員或國企領導。(6月24日 新京報)
“房媳”事件引起了社會上廣泛關注,“房媳”張彥擁有北京、山西雙戶口、長期在職卻變成了“失業”、假名字卻上了真戶口、丈夫靠假手續一步步當上了公安局長、公公改年齡推遲退休……人們不禁要問,造假的背后是什麼?造假的背后是權力的盤根錯節,是關系網,是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相互庇蔭——運城市夏縣公安局局長孫紅軍是“房媳”的丈夫,運城市財政局原局長孫太平是“房媳”的公公……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相互聯姻,官官相護,始終維護著家族的利益,在歷史上叫做“護官符”。護官符是曹雪芹時代的真相,而“房媳”家族是以公公孫太平為核心,由此衍生出至少15位家族成員都高踞要職,以至於他們才明目張膽,有恃無恐,導致這些“假”身份、“假”証件、“假”戶口能順利登記,逃過人們的眼睛。
從“房叔”、“房妹”、“房爺”,到今天的“房媳”,敢問房家,到底還有多少家族成員還未曾見光?面對這些事件,僅僅是警告就可以了嗎?筆者認為,還是應該拿出些具體的措施規范一下公權力,讓房氏家族不要再頻頻曝光,不要在頻頻“吸引”大家眼球了。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應該加強制度約束,把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其次,應該加強網絡反腐的力度,加強信息體系建設,讓信息共享不再是難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完善干部財產公示制度,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防止更多的貪腐人員成為漏網之魚,期待“房氏”家族不要再頻頻亮相,“吸引”大眾的眼球。最后,應該加大監督力度,執法部門要運用好手中職權來監督所謂的“權力”,社會公眾也要利用好手中的輿論“利劍”來曝光所謂的“房氏”家族,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讓官員談“腐”色變,使腐敗人員沒有棲息之地。
當然,法規制度建設只是管理的一個方面。《紅樓夢》中,各項制度也不可謂不完善,但越到下層,執行越是疲軟。筆者認為,再完善的制度,如果執行力跟不上,也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種執行力,一方面來自外部——即有關部門的打擊和究辦力度,另一方面還來自於相關人員自身——一些領導干部是否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是否有足夠的自我約束力,做到了廉潔自律。畢竟,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本,如果領導干部的自我約束力不夠強的話,仍然會在貪婪的信念上越走越遠,走上不歸路。希望“房”字輩的鬧劇止於“房媳”,但願現代版的《紅樓夢》不再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