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投資3.5億元建干部病房樓工程的圖文,日前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記者採訪后証實情況屬實,該新聞再次將公共財政的錢濫用行為曝光於大庭廣眾之下。(據6月20日廣州日報)
其實,天價病房樓並不是廣西的首創。早在2011年,吉林大學的“八星級”干部病房大樓就曾引起過人們的廣泛關注。人們不僅對其奢華程度感到吃驚,同時也質疑建筑樓房的資金來源等敏感問題。而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投資3.5億元建干部病房樓的舉動,無疑又將公眾拉回到那個特殊時期。
據統計,2012年廣西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3209元,3.5億的建房資金意味著僅一座干部病房大樓就消耗掉了廣西一萬五千多名城鎮居民一年的人均總收入。盡管有關部門宣稱他們是“自籌資金”,但是區區一個人民醫院的干部們從哪裡籌集得了這麼多的資金?退一步想,倘若這些資金真的是自籌,那麼能到這座干部病房大樓裡來消費的依然是那些干部。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干部享受相應的醫療福利,這也就是說,為這些干部買單的最終還是公共資金。因此,所謂的自籌,也隻不過是綁架公共財政的誘餌罷了。
干部是一種稱謂,同時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征。一些手握權力的領導干部,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做人姿態,他們處處都要表現出一副氣勢凌人的架勢,就連看病也要顯得與眾不同。為此,他們丟棄了“人民公仆”的外衣,違背了權力行使的初衷,建造了令人跌破眼鏡的豪華病房大樓。在筆者看來,3.5億的豪華病房大樓已經使得“權力尋租”昭然若揭,病房裡面住的干部得的也不是什麼尋常病症,而是“權力尋租”的官場頑疾。
十八大之后,新一屆中央領導人提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央巡視組也展開雷霆出擊,一批貪官紛紛落馬。要想根除領導干部“權力尋租”的官場頑疾,建豪華病房大樓顯然不是正確之舉。那些得病的干部隻有放低姿態,主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走到老百姓中間,傾聽老百姓的聲音,了解老百姓的訴求,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實現“藥到病除”,贏得老百姓的信賴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