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日,包括中央第一巡視組在內的10個中央巡視組,已分赴內蒙古、江西、湖北、重慶、貴州等5地,水利部、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版集團、中國人民大學等5單位,嚴查腐敗、違反八項規定等問題,以求揪出“老虎”和“蒼蠅”。(6月4日《新京報》)
作為本屆政府的首次中央巡視工作,本輪巡視規模與往年相仿,但正式啟動前,運行10年的中央巡視制度迎來了變革。巡視組組長打破終身制,一次一授權﹔巡視關口前移,“下沉一級”了解領導干部貪腐違紀等情況。特別是對於本輪巡視工作,中央態度非常鮮明。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央巡視組敢於碰硬﹔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則要求,中央巡視組要當好中央的“千裡眼”,找出“老虎”和“蒼蠅”。
由此觀之,中央高調打出“巡視反腐”這記重拳,體現從嚴治黨的決心,也順應嚴懲貪腐的民意。而過去10年間,包括陳良宇、侯伍杰、徐國健等腐敗高官案發,最初的線索來源,都與巡視工作關系甚密,這無疑讓對腐敗深惡痛絕的社會群眾,對此輪開展的大規模巡視更加充滿期待。
那麼,中央巡視組怎樣當好中央的“千裡眼”?如何才能既“找到老虎”,又“抓到蒼蠅”呢?筆者認為,在巡視工作全面開展10年來的經驗基礎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都是切實可行的。巡視組工作方式包括聽取工作匯報、列席會議,參加民主生活會以及述職述廉會,受理反映群眾來信、來電、來訪等,都是很實用的。
尤其是巡視工作關口前移,“下沉一級”,以及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進行抽查,是今年的新動作,擴大了信息獲取渠道,提高了巡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種“直奔問題”的巡視風格,說明中央對“老虎”和“蒼蠅”一起打是有足夠准備的,也為中央巡視組當好中央的“千裡眼”接通了“地氣”。
在筆者看來,借用《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孔明的一句話說:“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這一“東方”就是看中央巡視組下一步如何“雷霆出擊”?如何形成震懾、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
畢竟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對象主要是省部級領導干部,巡視工作難度大,環境復雜,干擾因素可能更多,不僅要有堅強的黨性原則和愛憎分明的政治立場,還要有敢於碰硬的精神、深入細致的作風和“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品行,更要有“打蛇要打七寸”的智慧、“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的謀略。
在這個意義上說,“巧借東風”是至關重要的。“天地之間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的段子多次明示:隻有認真對待群眾的“眼睛”和群眾的“需求”才能永不言敗。巡視工作更是如此,脫離了群眾,就隻能是霧裡看花、雲中觀峰,了解不到真實情況,挖掘不出本質。所以,中央巡視組要當好中央的“千裡眼”,就必須善於借助群眾的“慧眼”識別“真金白銀”,找到“老虎”和“蒼蠅”的隱身點,從而集聚起反腐的正能量。對此,人們拭目以待。
新聞鏈接:巡視組:中央“千裡眼”如何練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