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巡視組抵達重慶時,組長徐光春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巡視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中央巡視組落實監督責任,敢於碰硬,發揮震懾力,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據6月1日《京華時報》)
近日,中央巡視組奔赴各地開展腐敗、作風等問題督查,彰顯了中央打擊腐敗、轉變作風的決心,傳遞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信號,備受公眾關注和社會期待。
落實是關鍵,關鍵在落實。此輪巡視工作,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能否以實績取信於民,關鍵就在於:中央各巡視組能否將習總書記“敢於碰硬”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反觀當下,制度落實不下、執行硬不起來,確是當今一大時弊。現實中,針對貪污腐敗、作風不正等頑疾,我們並不缺乏好制度。好制度之所以沒有發揮出好作用,是因為在制度的落實過程中,出現了“下不為例”、“下有對策”等執行跑偏問題。由此可見,我們真正缺乏的是真執行敢碰硬的勇氣與決心。
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古代都比現在做得好。漢武帝時期,每部(州)都派有刺史一名,於每年秋天巡行郡國。刺史的職責是監察地方官員,其所依據的准則也隻有“六條問事”。就是這“六條問事”,由於抓住了監督的重點,加之執行上敢動真碰硬,從而有效抑制了官吏的不法行為,開創了西漢的全盛時期。
以史為鑒,確保中央巡視制度出成果有威懾,作為制度的執行者,就不能顧忌牽扯多,害怕得罪人。否則,不把那些腐化墮落的貪官逮住,不將那些變節失色的污吏清除,就會上對不起組織下對不起公眾﹔在其位不謀其政,任其職不盡其責,就會淪為亡黨亡國的罪人與幫凶。
敢於碰硬,是習總書記對巡視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身為中央派出的“欽差大臣”,巡視人員行使著人民的權力,肩負著組織的重托,必須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在蛛絲馬跡中尋找違法亂紀線索,在鐵面無私中將“老虎蒼蠅”揪出。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黨內的“政治體檢”進行到底。
敢於碰硬,吹響了攻堅號角。有中央支持,有人民撐腰,真誠期望中央巡視組在這次“趕考”中,能取得令組織和人民雙滿意的佳績。(武西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