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出生的張湘東 ,14歲參加工作,30歲前便歷任了衡陽市地稅局幾個分局的副局長(副科級),之后在從衡陽市地稅局雁峰區分局調動到長沙市地稅局芙蓉區分局之時又被破格提升半級(主任科員)。他是“童工”,也是“神才”,甚至還是根正苗紅的“局長之家”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據5月30日中國日報網)
前兩天河南剛剛現身一名從15歲就吃空餉的神童,今天湖南就橫空出世一位14歲參加工作的副局長,真是你方唱罷他登場,欲把官場當“產房”。
縱觀兩位“神童”干部,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早產”。而他們“早產”也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他們都有一個有權有勢的爹。筆者認為,干部“早產”,其實都是公權私用下的“蛋”。
說干部“早產”是公權私用下的“蛋”,他們一點也不冤。對於神童們的爹們來說,權力在手,權為民所用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他們奉行的權力哲學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至於他們把公權力當成自家的私有財產,可以隨心所欲地為自己為家人所用。不僅如此,他們還奉行人有多大膽,權就有多大產的觀點,以至於孩兒在仕途之路上“早產”的時間也是越來越提前。
不僅僅是神童們的爹,其實社會上的很多人面對這種“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隻打洞”的社會現象,不是抗爭,而是逆來順受。而且他們也想方設法讓孩子搭上仕途道路上這趟“早產”的“兒路汽車”。當然,他們有爹的靠爹,沒爹的靠親靠友,實在什麼過硬的人都沒有,那隻能靠錢向有權人買路了。在這個社會生態環境之下,以至於“早產”干部頻現,而且是十幾年無人舉報,安然無恙。
習總書記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看來在這之前,權力在制度的“籠子”外運行的太久,以至於“早產”干部、“蘿卜招聘”、“火箭提拔”等問題干部頻現。而且,現在問題干部事件頻出,相信現實中依然潛伏著的,沒有被曝光的問題干部會更多。
處理“早產”干部這個吏治的怪胎,不能只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而是要對權力運行在制度籠子外時的所作所為進行清查,特別是糾正過去制度外干部“早產”、“蘿卜招聘”、“火箭提拔”等諸多的歷史問題,以還歷史一個公正,還民眾一個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