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從興文縣紀委監察局獲悉,為了發揮群眾監督職能,激發干部工作熱情,宜賓市興文縣開展“口碑最差”干部評議活動。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庸懶散奢”和“吃拿卡要”等問題為主要目的,並從“德、能、勤、績、廉”5個方面,對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中履行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等職能的股級中層干部和部分縣級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進行評議。(據5月8日《華西都市報》)
宜賓市興文縣的創新之舉可謂引發了網上一場小轟動,網友們對此舉褒貶不一,各抒己見,我的看法是“不看廣告看療效”。宜賓開展這項活動為的是整治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如果干部們“敬畏”這一“桂冠”,群眾們積極參與,“主辦方”嚴肅對待,相信效果會很明顯的。但反過來,干部、群眾、主辦單位都不太在意,最終也隻能淪為一個不了了之的形式和口號,反倒損害了黨政機關的公信力。所以,在此奉送“主辦方”一個溫馨提示:既然開展“口碑最差”干部評議活動,就要下定決心動真格,避免雷聲大雨點小。
隻有動真格,群眾才會積極參與,活動才有實際效果。據報道,“口碑最差”干部評議活動按照問卷調查評議、網絡評議、年終現場評議、督導組評議情況進行綜合計分。雖然形式看上去很好,但事實上,問卷調查受評議主體主觀思想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客觀性。比如被調查人認為活動只是走走形式,或者覺得按真實想法評議也沒有用,再或者擔心以后辦事受影響等等原因,都會影響評議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所以,隻有當地黨政機關、活動的組織實施部門真正重視起來,對活動動真格、對“口碑最差”干部動真格,才能激發那些真正有發言權的群眾的參與熱情,才能使活動更加有效。
怎樣動真格,應當成為興文縣首要考慮問題。“口碑最差”干部評議活動已經媒體廣而告之,不動真格勢必引發噓聲一片。所以,該縣也算是騎虎難下,必須動真格的。怎樣動真格?筆者認為,動真格不在於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開了幾次調度會、建立了完善的長效機制,而在於真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所以,該縣應該把重點放在活動開展的過程和具體措施上。
相信隻要興文縣足夠重視、敢於動真格,當地群眾普遍認可、積極參與,“口碑最差”干部評議活動就能夠取得整治工作作風問題的實際效果,“庸懶散奢”和’吃拿卡要”等問題就能夠得以震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