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全面小康路上的燕赵壮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奋力脱贫攻坚纪实【3】

2017年07月03日08:54    来源:河北日报数字报

集中力量 啃硬骨头

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

6月24日,山西太原。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为河北10个深度贫困县的代表,康保县委书记杜平汇报了县里脱贫攻坚的工作,也现场聆听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打硬仗的部署。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总书记一席话掷地有声。

6月28日,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研究我省贯彻意见,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实施集中攻坚,在攻坚中深化,在深化中攻坚。

(一)建档立卡 一户不落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作为国定贫困县的康保,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识别的主要依据,同时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元作为参考。但在识别过程中,一些农民收入差距不大,日常消费又很难区分,调查统计若不细致就会影响公平。

为此,除了严格识别标准和程序外,康保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建彬和同事们还总结了不少好办法。“查电表水表,算水电费用;查通话清单,看手机电话费……如果这些费用明显高于当地普通农户,就得做更细致的调查。”

精准识别是基础,动态管理不能少。

6月11日,康保县哈必嘎乡后脑包村村民赵小飞一家的信息被录入了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子系统。之前,赵小飞在外打工,妻子在家务农,供俩孩子上学,收入并不低,不是贫困户。然而去年其妻王晓清突患重病,治疗费花去十几万元,使这个家庭一贫如洗。通过精准识别程序,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他家成为新增贫困户。

“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是一个动态过程,脱贫的要及时退出;返贫的要及时录入,必须做到及时公正。”王建彬说,康保每个月都会开展“回头看”工作,扶贫干部调查频率越高、贫困户的识别就越准。

今年3月,我省确定了张承坝上地区的康保、沽源、尚义、张北、丰宁、围场和深山区的阳原、阜平、涞源、隆化等10个深度贫困县,及其上述10个深度贫困县中206个深度贫困村。随着这些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对贫困对象的识别越来越精准,因户施策的方法也越来越对路。

我省制定了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的贫困识别方法。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

心中有数、工作有底。到2015年底,全省共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产业就业扶持脱贫的199万人,占64.2%;没有劳动能力、需要政策兜底的111万人,占35.8%。

2016年3月至8月,我省还开展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集中核查,全面复核城乡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面推行按户施保政策和低保金据实发放。核查后,全省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3.4万人,清退农村低保对象24.7万人。

(二)建设新家心气高

2014年春天,在涞源县城附近,为易地搬迁的土安村村民建好的新民居要挂牌了,原定名是“土安新村”,可村民们不满意,一起商量了好几天给自己的新家起了个名:富安新村。

土安村原来深藏在涞源县烟煤洞乡东北部的深山里,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县里决定启动土安村第一批村民搬迁时,许多人对自己下山后的日子心里没底。

王秋儿在老村住着土坯房,养着几只羊,年过半百也没成家。村里人警告大龄未婚男青年时常说:“赶紧想办法,不然就是下一个王秋儿。”搬到新村后,他有了新房,采光好、有暖气、又敞亮,乡里安排在县城打工收入也不低,很快就相亲成功。结婚时王秋儿高兴地挨家挨户送喜帖:“这老村和新村,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搬迁三年,土安村搬家下山的乡亲们都有笔幸福账: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了6000多元。

截至今年5月,全省共启动31个县、15.2万人的搬迁工作,超出计划数2.6万人。计划建设集中安置项目228个,已全部开工。

不需要搬迁的也能建新家。我省实施了贫困村提升工程,加强贫困村特别是深度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改水、改厕、改气、改灶、改貌。今年将对5000个贫困村每村支持50万元,推动1000个贫困村建设美丽乡村。

哈里哈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个人口只有1万多人的小乡。作为去塞罕坝的必经之路,头些年里,每年数十万过路游客并未给哈里哈带来实惠。

近两年,随着一张张美图刷爆“朋友圈”,哈里哈忽然间就火了起来,成了热门的乡村游目的地。这变化始自一个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于一体的项目——“皇家猎苑小镇”。

田园变风光、民居变民宿、农活变体验、农村变景区。不到3个月,哈里哈乡三义号村就从“环境最脏、条件最差、位置最偏”的贫困村成为承德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观摩村。去年一年,干得好的村民收入3万多元,全乡农家游增至82户。

“干得好,一年就能挣回来!”刚刚投资8万多元给自家农家院升级改造的陈淑芝大姐对家乡、对今后的日子很有信心:“到了哈里哈,保你笑哈哈!”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