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如何才能真“落地”?
变“事后通报”为“全程监督”
2015年12月27日一大早,车辐山镇杨滩村的何立伦像往常一样来到村综合服务中心前的小广场锻炼身体。见到何立伦,其他几位老人立刻迎上去,和他唠唠村里低保都有谁领?这次环境整治花了多少钱?
说起老何为什么对村里的事儿了解的这么清楚,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村务监督员。
63岁的何立伦当选村务监督员已经2年多了,作为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他和其他4位监督员参与了村里大小事推进的全过程。而老何也不辱使命,真正当好了“黑脸包公”。在建设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时,老何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轮流值守,直到工程完工。“大伙儿这么信任俺,那俺就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一定得把村务监督好!”
如今,邳州市每个村均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休职工、老农民等“五老人员”为主体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配备了3至5名村务监督员,对村级事务全程监督。此外,该市还变少数人监督为全民监督、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号召人人都当监督员。
邳州市经济开发区侍庄村,过去因办事捂着盖着,村民意见很大。2014年8月,新支书杜幸吉到任后,把一些爱挑理的村民补充到村务监督委员会中,全村5个组都安排了2至3名监督员,对村里的每一项事务、财务进行审核,真正把村里原来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邳州市“四权”建设的有效实施,拆掉了党与群众的隔心墙,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全员参与、全民监督促进了村级运行更加公正透明,也为村“两委”换届夯实了基础,如今,邳州市村级党组织群众满意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因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滥用权力导致上访的案件下降了30%。
“四权工作法突出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群众自治基础、村委会主体作用和村民监督实效,做到了让公权更公开、发展更科学、群众更明白、干群关系更融洽,对推进邳州的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村级四权建设,聚焦发展和民生主题,进一步提高议题质量,优化决策流程,避免形式主义,充分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村有机统一。”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春伟如是说。
近年来,邳州市坚持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标准,培养一大批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先进典型。图为邹庄镇后沙村党员示范户草莓大棚喜获丰收。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邳州市委组织部提供)
书记点评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王强
基层坚强,事业兴旺,是很多地方的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成为县域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邳州市以深入推进村级“四权”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践形式,在推进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治理、创新基层党建、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坚持把党组织核心领导贯穿始终,突出政治引领强功能。通过创新村级治理方式,有效发挥党组织把方向、抓大事、聚民心等作用,进一步强化整体功能,履行好政治责任,切实做好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真正实现党的要求、发展任务和村民愿望的有机结合,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使村级民主实践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活力。
坚持把践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推动村民自治见实效。通过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工作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拿意见、说了算。在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权利的同时,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和人民群众的心愿统一起来,引导群众做群众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促进村务管理规范化。注意抓根本促规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不断健全完善决策启动、民主表决、组织实施、监督评议等制度体系,加大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约束村干部履职行为、保障村民群众权利,使之成为村级工作基本方法、干群民主习惯,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江苏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参与者说
办事质量越来越高
邳州市陈楼镇院许村党总支书记柳雅训:
随着“四权”工作法的深入推进,我们每年提交给村代会的议题都是群众想办且急需办的事。2014年,围绕农路建设、草危房改造、低保户申报、旧村部拍卖、服务中心完善等民生问题找出6、7个议题,最终选定新建一所小学解决村内适龄儿童上学难这个议题,第一个提交给村代会决议。现在,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的小学已经建成,入校学生500多名。
村务透明心敞亮
邳州市岔河镇马庄村村民邹训彩:
现在,大到修路资金,小到一件办公用品采购的信息,一笔笔都在公示栏进行了公示,再也没有藏着掖着的了。不仅如此,我们村里还公示了办事流程图,就拿村民申请救助救灾款来说,村干部能提议,我们村民也能自己申请,经村“两委”联席会议评议、上报镇民政办审核、再经民政局审定就行了,一目了然,办事顺畅了、也更快了。
村民代表地位高
邳州市东湖街道坝头社区居民代表丁桂民:
过去我当村民代表,只是一个摆设,村里大小事,全是支书一人说了算,代表只能靠边站;现在,有了“四权”工作法和“三讲三重”制度,大事小事都得经过村代会讨论决定,只要我们代表不同意,村“两委”就得完善议题。原来开村代会的时候,代表都到不齐,现在大家争先恐后参加,就是一天少赚几个钱也乐意。
村级考核更科学
邳州市炮车街道组织委员庄妍:
有了“四权”和“三讲三重”,我们乡镇一级对村里的党建考核就多了一个抓手。过去村“两委”权责不清晰,有时会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给镇党委这个“婆婆”带来棘手的问题;现在制度、规矩都在这里,再加上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村干部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十足,考核这个指挥棒更加有力。
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
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春伟:
邳州市创新村级治理,是从制度上落实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的成功实践。通过两年来的探索,我们感觉到,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作用,一方面要想群众之所想,办好群众的事情,另一方面必须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通讯员 房健 张宇珠)
![]() |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