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当前,社会公共服务需求迅猛增长,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凝聚各方力量,获取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如何解决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各自为政、资源不够、力量不足、效果不佳等难题?“一核四联”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构筑,是广东省中山市近年来的一个创新探索,就是要通过“党建+公益”充分彰显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2015年11月30日晚,广东中山市各镇区机关、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200多位党组织代表,组成“红色圆梦团”,对参加该市“红色创投”党建公益项目资源对接活动的16个优胜项目进行竞投。当晚共筹得资金113.3万元以及物品、设备、场地等资源,召集专业志愿者200多名。
早在2007年,中山市就率先成立了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纳入党的建设视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山市全面贯彻改革思维,结合基层党建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党组织的体制藩篱,以系统思维、整体视角统筹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15年起开始构建“一核四联”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这一机制成为落实中央要求,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用大党建思维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一个可复制的具体行动。
将“党建+公益”作为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重要基因,中山市把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以服务功能体现政治功能,有效解决了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功能发挥碎片化问题,逐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红色创投——
党代表对接红色项目传递党建公益力量
2008年,中央、广东省委先后要求全面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从2010年起,中山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覆盖全市各类型党组织的305家党代表工作室。市、镇两级3500多名党代表全部进驻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
2015年5月,中山市结合市委书记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探索建立起以党代表为核心,党代表所在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群众组织紧密联动的“一核四联”工作机制。
“红色创投”是“一核四联”工作机制的重要载体。它首次将党代表团结凝聚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解决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各自为政、资源不够、力量不足、效果不佳等问题。在运作上,面向社会征集党建公益项目,再由党代表所在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买家”,参与项目竞拍,对项目发起人提出的资金、人力、物力等需求,用众筹的方式“一对一”“多对一”对接。
“‘红色创投’把党建与党员志愿服务、公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可以让社会公益力量、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来。”中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说。
在团结各类型党组织方面,党代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汤毅清介绍:“把党代表作为‘一核四联’社会治理框架的核心,一方面使党代表任期制有了新抓手,让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时有活可干;另一方面,也使各类型党组织互相支持,互相统筹的作用显著增强。”此外,中山市在党代表组织、协调、推动以及监督项目资源、规划、进度、成效时,采取了网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的方式,确保项目资源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运作。
“‘红色创投’所有项目的发起方和支持方必须是党组织,或者负责人必须是党员。”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梁杰思介绍说,“在项目策划阶段,可以由专业背景好、组织能力强的党组织、党员主导,在项目对接阶段,各种类型的党组织也能结合自身资源与优势项目进行对接。”
中山市小榄镇多年来位列全国百强镇前十名,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非常发达,每个社区都有文化中心、图书室等设施。但是,前来社区图书室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可能人都忙着赚钱去了,加上电子书、微信、手机游戏的侵蚀。”小榄镇九洲基社区党委办公室的卢柱秋说,“这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我们迫切想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想让党组织牵头帮我们找一些资源,用积分的方式引导社区群众前来读书。”
卢柱秋团队提出的“全民修身·阅读积分计划”在项目复审时得到了评委的专业指导。评委建议他们开展微信书评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体系,设立积分排行榜,增加“红色”积分,鼓励党代表、党员带领党组织积极参与阅读积分活动,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可兑换实用礼品。
截至目前,中山市一共收到了59个社会组织提交的107个类似这样的服务项目,并从中遴选了30个优秀项目。包括“重点关爱群体圆梦计划”“博爱家园厂企安全项目”“读写困难学童支持计划”“小飞雁成长启程计划”“全民推广普及健身操运动”“Happy在星星小镇”自闭症儿童及家长支援计划等。
现在,中山市越来越多的党组织、社会组织认识到了“红色创投”所产生的党建效益,看到了这一平台对党建、对社会组织发展、对社会治理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党建+公益”这一基因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向日葵缤纷志愿服务——
五类主题活动让业主感到搞党建很划算
在党中央提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创造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大背景下,中山市通过强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为什么要建立党组织,会不会给我添麻烦?”“设立党组织对我这个企业有啥好处?”面对这些难题,中山市每年拨出4000多万元经费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用“党建+公益”的方式,让绝大多数业主感到“搞党建很划算”,让党员享受到实惠。
党员积分服务卡就是凝聚党员、服务党员的一个法宝。与卡配套的是党员积分服务网和党员积分服务数据库。“一卡、一网、一库”为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全市3700多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与2万多名党员可以网上申报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结束后进行网上登记,然后线下使用积分卡。积分卡融服务积分、消费优惠于一体,服务积分可以转为入户、入学、入住廉租房等方面的积分,持卡人也可以在学习、交通、购物等方面享受优惠。
2013年,中山市还专门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年年初由市级总队发布志愿服务指引,并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目前,志愿服务队已有412个,志愿者超7000人。
“向日葵缤纷志愿服务”是诸多主题志愿活动之一。它以红、橙、黄、绿、蓝5种颜色标识,分别代表关爱、活力、诚信、青春、生态5类主题志愿服务,相关活动项目近百项,近10万人受益。
中山港小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党支部推出的“博爱之乘 爱心义载”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党支部每月10号调度30辆出租车,在车头及前挡风玻璃明显位置摆放“向日葵缤纷志愿服务”标识,市民、游客只要在城区范围内见到,就可享受免费乘坐。
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李凯航介绍说:“借助这个项目,党支部可以为党员司机提供礼仪服务、文明用语、服务规程培训,还可以通过党员爱心志愿服务,使公司的整体道德风尚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该公司2015年涌现出好人好事340多件次。党员叶林权、周锋获得“中山好人”称号。叶林权还曾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哥”。公司也成为中山市唯一一家非公企业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阳光先锋志愿服务——
机关党员服务队增进党群鱼水情
2015年9月24日晚上,由中山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表演的大合唱《江山》,在中山市地标公园兴中园唱响。当晚,由市直机关部分党员自编自演的12个文艺节目也一一登台亮相。这是市直机关工委开展“阳光先锋”党员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周俊峰介绍说:“‘阳光先锋’党员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优势,将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相挂钩,使践行群众路线的机制更为稳健。”
据了解,中山市现在已经组建94个机关党员服务团队,实现了276个村(社区)全挂点、全覆盖。挂点党组织每年策划至少1个公益项目,还要结合业务专长,开展政策宣传、医疗卫生、文明劝导、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
最具活力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心愿墙”项目。主要是以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在村(社区)征集1000元以下的“微心愿”,贴在村(社区)“心愿墙”上,由机关党员认领并帮助实现:“我是一名二级肢体残疾人,双腿因中风行动不便,希望得到一张轮椅。”“我是一名单亲贫困家庭初中生,想要一部单车。”……
“一面心愿墙,架起了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一个个小小心愿的实现,也会让人心里暖洋洋。”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说,“这一创新做法,体现了中山市博爱的城市精神,将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与基层的和谐善治、全民修身行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市机关党组织、党员志愿者已经帮助村(社区)200多位困难群众圆梦,微波炉、自行车、风扇等一大批用品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直接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通讯员 钟祖彦)
![]() |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