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十八大以来政法系统法治新常态

实现法律服务县域全覆盖让人民群众享受法治阳光

刘子阳

2014年10月23日14:16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实现法律服务县域全覆盖让人民群众享受法治阳光

不畏艰险不辱使命

由于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特殊性,青海、西藏两省(区)依靠自身的律师资源无法完全解决无律师县问题。为此,司法部和全国律协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青海西宁市选拔了50名志愿律师,赴青海14个、西藏26个无律师县开展志愿法律服务。

2013年12月30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亲切看望了赴青海、西藏两省(区)无律师县开展法律服务的志愿律师。

吴爱英希望广大志愿律师怀着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带给当地群众。她说,志愿律师到青海、西藏工作很辛苦,全国律协和派出地、受援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对他们要真情关心、真心爱护,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带着部长的谆谆嘱托,带着社会各界的殷殷期望,30多名律师一道踏上了援藏的征途,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援藏志愿律师。

山东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鹏燕律师在报名援藏之初,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但她说:“作为一名律师,我深知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法律援助西藏无律师县这个事情,司法部既然定了,总得有人去做,即使我不去,我的其他同行也要去的。”

虽然出发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一到她的服务地——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刘鹏燕还是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头疼、失眠,甚至多说几句话都会半天喘不上气,嘴唇干裂黑紫,鼻子里天天结痂,流鼻血。

远在1200多公里外的扎囊县,文蔚冰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缺氧让他脸色青紫,剧烈的头疼让他寝食难安,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如同踩在棉花上。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地生活条件竟然如此艰苦,剧烈的反差让他一度情绪低落。

这些令人敬佩的志愿律师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文蔚冰律师的一句话“当初选择援藏就不是来享福的”,代表了援藏律师的普遍心声。心中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望着当地群众渴望的眼神,律师志愿者们丝毫不敢懈怠,很快就克服了种种困难,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服务当地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当中。

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的张志华律师被派往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到米林后第二天,张志华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经过一个星期的调研,他向米林县司法局提交了《2014年米林县志愿律师工作计划》,该计划从4个部分16个方面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在担任米林县政府法律顾问的短短3个月时间内,张志华就帮助米林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修改合同23份,对《米林县矿产沙石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等3个规范性文件做了发布前的审阅、修改工作,还代表县政府赴南京考察、洽谈招商引资项目。

张志华还免费为群众办理了一批诉讼、非诉讼案件,参加了当地开展的“送法下乡解民忧”法制宣传活动,为米林县司法局作了题为“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专题法律培训,到派镇多雄村为广大群众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还协助司法局做好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

由于察雅县违章、违法建筑较多,县政府成立了“两违办”,刘鹏燕律师担任“两违办”的法律顾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得到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一致肯定和好评,被任命为“察雅县法制办副主任”。

被派往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的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孙崇合律师,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维稳工作。几个月来,孙崇合参与了邦达镇查龙村村民曲登因扎多家草原补贴上访案、八宿县中学教师因房产买卖上访案、同卡镇古日村村民永西等人二次上访案等,均为信访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得到了当地纪委、政法委、信访、公安等部门认可。孙崇合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题为《志愿律师参与当地维稳工作的探讨》的文章,为援藏律师参与类似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青海14个无律师县全部分布在高海拔农牧区,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再加上语言不通,外地志愿律师很难适应。但这14个无律师县都有国资律师事务所,为解决这些县无律师问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青海省司法厅和青海律协因势利导,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解决了14个无律师县问题。

青海从经济条件较好、律师行业较发达的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选拔了14家律师事务所,与14个无律师县“结对子”,采取专人或轮值的方式,派遣律师到无律师县开展志愿服务。志愿律师克服种种困难,深入一线了解民情,积极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帮扶律师共受理案件261件,办结178件,化解社会矛盾150件,开展法治宣讲及讲座68场次,开展法律咨询631件。

青海同光律师事务所选派该所律师陆继龙赴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陆继龙此前就经常为农牧民提供法律服务,懂得藏汉两种语言的他到河南县后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陆继龙在当地司法局的协助下,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服务大厅,在醒目位置悬挂法律援助工作程序、范围及流程图,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台账,在县城主要街道张贴藏汉双语法律援助宣传单。除了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外,陆继龙还参与了大量的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地方不能没有律师,就好像一个地方没有医生一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说,法律服务像衣食住行一样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没有律师就像缺医少药,无律师县每个公民的权利是否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都要靠律师。

这些赴青海和西藏从事志愿法律服务的律师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播撒着法治的阳光,让无律师县的人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一样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