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海鹰 祝大伟
2014年10月15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简陋老旧棚户区面积可观。从2013年至2017年,松原市计划改造棚户区块43个,改造面积647万平方米,拆迁1.4万多户,全面完成区内棚户区改造任务。如今,商业价值高、容易改造的区域已基本改造完毕,剩余棚户区区域大多改造成本颇高。立足科学规划、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松原市为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进行了哪些尝试、效果如何?记者进行深入调查。
政府主导建设
■统一标准规划,征收、建设全程参与,实施滚动开发
“提前看到了规划图和房屋户型图,感觉心里有点底了。”张艳君一家居住在松原市油田研究院后的棚户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今年,刚得知改造计划时,张艳君和爱人既兴奋又有些不安。
前几年,张艳君的亲戚家就经历了最初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商精明得很,拿下棚户区改造项目,先在好位置盖起商品房,等资金回笼了才盖回迁房。”亲戚的经历让张艳君多少有些顾虑。那时正是松原市房价上涨的时候,开发商担心盖好回迁房后,影响周边商品房的销售,回迁房迟迟拖着不盖,拆迁后的群众只能干着急……
今年,松原市计划改造棚户区21块,改造面积约412万平方米,拆迁户超过8600户。松原市首次尝试拿出10个区块,进行政府主导式的开发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控制性规划,首先确定回迁楼位置、数量,统一标准做好规划预审,建设规划预审后首先建设回迁楼。
拿张艳君家所处的棚户区项目来说,项目从征地、拆迁到规划全由政府主导,回迁楼建设由政府招标,企业只负责施工。“政府主导,不会像开发商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张艳君心里觉得更踏实。
“如果依靠政府的投入来进行棚户区改造,多数城市财政无法支撑。”市住建局尹德亚局长介绍说,最初的棚户区改造一直采取市场化运作,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筹资、建设回迁楼,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区块,将由政府利用棚改贷款和专项补助资金建设回迁楼。松原市利用2013年的33万平方米棚改项目,贷款17个亿,投入到今年的棚户区拆迁征地上。建成回迁楼后,建设成本经审计后一次性打入该区块拆除后的净地,收储、转让后返还回迁楼建设资金,实施滚动开发。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