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海鹰 祝大伟
2014年10月15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目标宜居舒适
■道路排水供暖供电绿地等改造,不漏一个细节
“把回迁楼建成精品房。”这是松原政府主导项目的目标。为此,松原市将构建一套从规划选址、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到监理、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高标准建设回迁楼,是做好征收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保障棚改顺利进行,让群众受益。”尹德亚说。松原市积极推进道路、排水、供水、供暖、供电、绿地等改造工作,不漏掉一个细节,力求让广大回迁居民满意,住得舒心又放心。
家住奥林匹克花园小区的丁国林夫妇,是2011年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那边即将施工的荒地,就是我们原来住的棚户区。”丁国林站在自家阳台上,往西边的空地指了指说。
住了10多年棚户区,丁国林两口子“咋也没想到如今能住进80多平方米的楼房”。房屋南北通透,阳光从阳台上的落地玻璃窗照进屋,大理石地砖泛起了明亮的光。
“以前在棚户区,冬天,靠烧煤取暖,屋里又冷又呛得慌。如今,做饭插电源,炒菜一拧天然气,全解决了。”丁国林说,棚改使大伙都受益了,不要一味地追求过高补偿,不符合政策,也会牵扯很多精力。
丁国林感觉自己比较幸运,看着成品的回迁房,才决定拆迁。“那边拆,这边就住进来啦。”选择回迁房的时候,丁国林从房屋的采光、通风、消防、公共绿地等方面仔细地看了又看,觉得满意,才动迁。丁国林家前后两栋楼都是回迁楼,和前面的商品楼形成一个完整小区,楼边就是园区的景观道,往前一点就是园区的中心花园广场。
环境优美、道路整洁,这只是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外景”。作为回迁小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小区功能是否完善,关系到每位回迁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
现阶段,松原市规定回迁楼建设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小区规划绿化率不得低于25%。在保证绿化率的同时,小区要做好道路建设、硬质路面铺设,同时还要配套建设休闲场地、场所、物业用房等,小区内道路、管网、亮化等市政设施也必须与房屋建设同步进行。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5日 06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