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

2014年09月28日17:1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

奉献的动力:为祖国拼搏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诗人舒婷的这首诗作,真实表达了走出动乱的迷茫和困惑后的全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奉献之情,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祖国赞美诗。

1981年11月16日,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排决赛中战胜日本,以7战全胜战绩获得冠军,实现中国三大球国际比赛的历史性突破。此后,中国女排更以五连冠战绩彪炳体育史册。“女排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斗志。

1984年7月29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上,27岁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纪录。这届奥运会上,15次奏响《义勇军进行曲》,15度升起五星红旗。

中国运动员们以自己的拼搏奉献奏响了“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时代强音,成为催人奋进的榜样与英雄。

祖国永驻心中,奉献于无声处。八十年代初,作家谌容以小说《人到中年》唤醒社会对中年知识分子关切之时,两位中年科学家以其无私的奉献与牺牲感动中国大地。

1982年,我国微电子领域著名科学家、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罗健夫长期带病工作,以47岁英年告别人生,被称为“中国式保尔”;

同年6月,44岁的著名光学专家蒋筑英因积劳成疾,在出差途中去世。聂荣臻元帅称赞他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褒奖他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那个年代一张张年轻、亲切的面容从我们眼前掠过——

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见义勇为的小英雄赖宁……

这是一个变革、创新的年代,更是一个高扬爱国、创造、奉献主旋律的年代。一个个优秀儿女以自己的青春、热情、奉献,实现了这个时代的骄傲宣言——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新华网广州9月28日电 记者王攀、陈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