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采访。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恰逢《南方日报·深圳观察》开版十周年。近期,围绕改革创新热点话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率领由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网组成的南方报业“1+X”联合报道团队,对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进行了专访。
王荣围绕新时期的特区使命、特区担当,纵论“三化一平台”,全面解读了深圳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和经验成效。专访结束前,王荣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南方日报·深圳观察》十周岁生日表达祝贺。他说,深圳是广东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经济特区。十年来,《南方日报·深圳观察》在展示特区改革创新成果、扩大特区改革开放影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争当广东改革开放“刀尖”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勉励经济特区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他在听取广东省工作汇报后,进一步对广东、深圳发展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
“我想无论在什么时期,中央都希望深圳在改革开放上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王荣说。
相对以往,当前的改革开放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王荣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当年的改革是被生存所逼,那么今天的改革更多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去追求、去奋斗。”这种情况下,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动力却更需要去激发、去推动。
新形势下,深圳怎样更好地担负起改革重任?
在王荣看来,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深刻认识到特区的价值和地位与承担的改革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改革开放事业不停步,深圳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就不能弱化;二是拿出更大的改革攻坚勇气和智慧,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争当广东改革开放的“刀尖”;三是激发更多的改革激情和内在动力,让深圳人血液中的改革开放基因奔腾起来,在改革攻坚中形成更大合力。
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如何结合实际、找准抓手,是每个地方决策者在工作落实中面临的难题。深圳将怎样抉择?“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深圳市委第一时间带领全市人民学习讨论全会精神,并对深圳过去30多年的改革历程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刻总结。”王荣告诉记者,通过广泛讨论和深入调研,深圳提出了“三化一平台”的主攻方向,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战略平台。新时期,深圳就是要以“三化一平台”为抓手,牵引带动全面深化改革。
那么“三化一平台”的内涵是什么?具体是怎么考虑的?对此,王荣一一解读:
市场化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需完善,尤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深圳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理应率先探索提升市场经济现代化水平,在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为国家提供更多经验。
法治化既是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探索,也是深圳新一轮的发展需要。当年是“破”字当头,来推进改革开放、活跃市场经济,今天就要“立”字为先,营造“安全有序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市场活跃而有序,跟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更好地联系起来。
国际化就是要在过去基础上,以更高标准、在更大领域内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制度建设、“软环境”的提升,让深圳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融起来”,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前海则是“三化”的“聚合点”,将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成果将更多更早地体现在前海。深圳不看重前海的经济总量,而更在意它的改革开放价值。所以说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是深圳创造新经验的新起点、新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