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正在以“城乡巨变、山河巨变”颠覆着人们脑海中的陈旧印象。
固原市是自治区主席刘慧“下基层、大调研”活动的联系点。9月3日至5日,刘慧深入原州区、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西吉县,对固原市生态建设、民生工程、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小城镇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
身处大变革的时代,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甘落后的固原,正在用一幕幕景象诉说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农业在变,工业在变,城乡面貌在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在变……
(一)
9月3日下午,刘慧来到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
今年3月,刘慧第一次到驼巷村调研的时候,有村民代表提出增加农业贷款、发展养殖业、洗上热水澡、安装健身器材等问题,刘慧一一搁在心上。
刚一进村,刘慧便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询问乡亲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
“几个月过去了,大家生活有变化吗?”
“变化可大了,危房改造了,养殖业也发展起来了。”
“洗澡的问题解决了吧?”
“现在一家一个太阳能,在家就能洗澡。”
走进村民张彩霞的家,红砖红瓦的新房收拾得干净整洁,里里外外透着农家的幸福与殷实。张彩霞主动拉着主席看看家里的小粮仓,十几袋麦子码得整整齐齐。
刘慧高兴地说:“这些年群众的变化大,以前都怕我们看粮,现在老百姓主动带着我们看粮。”
从张彩霞家里出来,刘慧与围拢过来的村民主动握手,亲切交谈。
“家里几亩地?都种的啥?”
村民王先明抢着说:“十几亩地,麦子、胡麻、洋芋啥都有。”
“咱们村里最困难的人家是什么情况?”
“现在基本都可以了,国家补助的加上自己奋斗的,日子都过得不错。感谢党、感谢政府,带领我们奔小康,带领我们实现梦想。” “大家过上好日子了,我们就高兴了。希望你们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9月5日上午,刘慧一行来到泾源县六盘山镇大庄村。
一进村,远远就看见贴在墙上的老饭桌爱心捐助公示,除了捐钱的,不少村民将自家的蔬菜捐出来:张玉成,菠菜2.5公斤;陈连理,葱1公斤;张军,洋芋2.5公斤……
走进大庄村幸福院,满天星、向日葵、美人蕉芳香四溢,老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坐在花丛中,唱秦腔、打扑克,乐享晚年。74岁的王富花老人说:“村上有了老饭桌,每顿饭一元钱,有专门的人做好,按时就能吃上热乎饭。”
泾源县成立老饭桌专项基金,倡导社会各界献爱心、捐善款,并对这些资金以投资理财的方式进行运营管理,收益全部用于老饭桌开支补贴。
刘慧高度评价了泾源县老饭桌的长效机制,她说:“我们一直讲执政为民,这就是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老年人吃饭是一个大问题,泾源通过‘12345’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向城市社区和农村推广,解决老年人的吃饭、看病难题。”
走出村口,几个漂亮时髦的农村妇女围拢过来,争相跟刘慧合影。村支书王翊介绍:“这几个都是村上的种苗大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最前面那个谭雪梅,种了200多亩苗子,一年收入50多万元。”
刘慧笑着说:“你们干得非常好,通过双手勤劳致富,你看大家的状态多好,姐妹们都自强自立起来了。好好干,我们盼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你们一个比一个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