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秋日暖阳,清水河畔,洋芋花开,香飘十里。
原州区北川十万亩种薯示范基地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每亩地节水100-120立方米,年节水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从整地、施肥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的运用,大大提升了马铃薯的产量。
在固原天启薯业公司马铃薯脱毒中心,刘慧实地查看种苗长势,了解产品销量和市场前景。听了企业负责人马玉龙的介绍后,刘慧说:“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曾经被认为是传统农业的劣势,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了冷凉、有机和无公害,所以劣势也能变成优势。这片土地适合马铃薯生长,是六盘山区增收致富的后劲所在,要做成全国最大的种薯基地,使我们的马铃薯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马玉龙说:“只有让老百姓富起来,我们这个产业才能兴旺。”
刘慧赞赏地说:“你讲得很有境界,产业发展一定要有老百姓参与。政府和企业家联合起来,共同造福百姓,使大家的效益倍增。”
9月4日上午,刘慧来到彭阳县新集乡海子塬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大批菜心、芥兰正准备上市,夏秋季节,这里每天都有集装箱发往香港,也因此带动了当地的包装和物流业发展。
广东菜商黄敏洪看中了六盘山极好的冷凉禀赋,今年在彭阳县种植了近3000亩蔬菜。
“宁夏土壤碱性大加上温差大,蔬菜呈弱碱性,口感好。宁夏菜一上市,就把其他省区的菜比下去了,每公斤卖到了15元,还是有人抢着要。”
刘慧说:“你觉得有这么好的市场,咱们南部山区能不能再扩大种植面积?”
“完全可以。”黄敏洪答。
“面积扩大了,销售有保障吗?”
“宁夏菜在南方很受欢迎。销售这一块,随着厦门至广东的高铁连起来,市场会更大。而且宁夏菜品质好,能够打出品牌。”
“你感觉宁夏发展蔬菜潜力如何?”
“现在蔬菜市场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宁夏应该因地制宜,以高端为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刘慧说:“冷凉是宁夏的优势,搞农业既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又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固原是一个缺少工业的地方,缺水、缺资源、缺人才是固原工业发展的“三大短板”,这样的组合给固原工业打上了“先天不足”的烙印。
固原到底能不能搞工业?
建设正酣的固原市盐化工园区、彭阳县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固原盐化工园区内,金昱元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是第一个入驻园区并开工的项目。该项目将于2015年7月建成投产,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彭阳县工业园区已经有11家企业入驻。2014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122万元。预计到2017年末,园区可入驻中小型企业80家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年产值达到8亿元。
走进园区企业阳成服饰公司,缝纫车间内,百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作业。刘慧在女工杨小兰跟前停住脚步,和蔼发问:“一天能做多少件?”
“40到50件,每件3元钱。”
“一个月下来收入怎么样?”
“将近3000元。在这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接孩子、做饭都不耽误。”
“现在咱们这个工厂有多少职工?”刘慧问。
企业负责人说:“目前100多名,下一步要在当地招将近500名职工。”
(四)
道路越拓越宽,城市越长越大。
曾经人们印象中不适宜居住的苦寒之地,如今正在涌现出一个个温馨的小城镇。
9月5日上午,刘慧一行来到隆德县沙塘镇和西吉县将台乡调研小镇城建设。
新建的街巷、集镇、商业中心秩序井然,“曾经一条街,几片房,下雨满街水,刮风土飞扬”的小城镇正在脱胎换骨,变得精致和美丽。
刘慧指出,要科学确立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规模,在建设好大县城的同时,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节点。完善配套各类基础设施,加强管理服务,使各级城镇真正宜居宜业。
刘慧指出,小城镇建设要突出产业和市场支撑,在坚持分类指导的同时做好规划,彰显特色,绝不能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要把每个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好,以产业和市场做支撑,同时要按照“环境优美、农民富裕、民风和顺”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及自治区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牧厅、林业厅、扶贫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李东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