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行业协会的“不当牟利”之害

2014年07月14日09:3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行业协会的“不当牟利”之害

不可否认,包括中华医学会在内的行业组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但是,由于管理改革滞后,缺乏监督和自律,行业组织自身也是积弊缠身。一些行业组织被喻讽为“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不少观点认为,作为非营利机构的中华医学会,在国家不拨款的情况下,接受企业赞助等于情于理都不为过,关键在于是否正当使用和有效监管这些赞助款。

北京某高校的一位经济学教授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国家在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上也要求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同时要求限期实现行业组织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这就提出了建立行业协会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课题。缺乏有效监督的约束和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易产生问题甚至腐败现象。这是必须在制度设计上认真考虑的问题。

巨额赞助学术会议的动力是专家资源

在中华医学会2014年会议计划中,已经或将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有14个;国内一类学术会议84个;国内二类学术会议231个(含42个学习班、培训班);其他学术会议42个,总计371个。

一位在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工作的内分泌专家表示:“对于新技术、新治疗办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的医药卫生界而言,这些学术会议为临床医生开阔眼界、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医学动态提供了机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他认为,企业参与举办学术会议并非不可,这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规则。但是,国外的相关机构会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学术会议开得质量过硬。

在中华医学会现有的83个专科分会中,按照疾病种类和常用科室,诸如呼吸、消化、血液、心血管、妇产等均有对应划分,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都由业内权威医院的大专家兼任。

也就是说,国内最好的医院、最权威科室里最出色的专家,几乎都在其下属的专科分会担任学术领导或其他工作。

“获取这些专家资源,就等于拿到了进入这些权威专家所覆盖的领域、销售其产品的‘敲门砖’”。一位在某药企从事药品公关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事药品和器械的公司,无一不最看重该学会的这些专家资源,这便是学术会议能够获得巨额赞助的主要动力。

因此专家建议:“只有将相关环节透明化,对会议收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才能减少不规范操作的空间。”(记者 金振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