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琼剧春秋
海口市琼剧团移植剧《辽宫月》演出照。 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摄
1956年,广东琼剧团成立时在广州的合影。 海南省琼剧院 供图
广东琼剧院在荒坡上诞生
海南岛解放后,离散艺人重新归队组织琼剧团,民营戏班似雨后春笋般涌现,废除班主制,所有戏班登记挂钩,并更名为剧团。1953年,为贯彻国务院有关戏曲改革精神,海南戏曲界开展了“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工作,建立了两个很有影响的改革试点剧团:集新剧团和新群星剧团。
集新剧团由艺人潘辉生、王政堂、王黄文等在海口发起成立。195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该团改为全民所有制,更名为“广东琼剧团”,主要演员有王黄文、陈华、陈丽梅、王凤梅、王广花、红梅、苏庆雄等。该团积极上演优秀剧目,不演爆肚(提纲)戏,不演通宵戏,建立导演、演出、学习、财务等经营管理制度,是第一个建立党、团组织的琼剧团体。发掘、整理传统剧目有《红叶题诗》、《搜书院》、《卖胭脂》和新编历史剧《海瑞回朝》。
新群星剧团由艺人陈烈三、韩文华、郑长和、三升半等发起成立。1956年改名为海口市琼剧团,主要演员有陈烈三、林道修、韩文华、三升半、郑长和、李长城、吴桂喜、陈乐元、陈育明等,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龙滚江救嫂》、《乌鸦戏凤》、《林攀桂与杨桂英》及新编历史剧《王佐断臂》等。
提起这两个重点团,经历其中的著名琼剧演员陈育明感慨地说:“这两个团集结了当时最强的演员阵容,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艺人,行当齐全,主创精干,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将琼剧戏班推上了发展的最顶峰。”
1957年广东琼剧团随广东代表团赴京演出戴誉归来后,艺员们依然住在海口市解放路简陋的竹戏院里。团长王黄文感慨地对海南文教处副处长郑放说:“应该要些土地来解决艺员的宿舍问题了。”郑放说:“要地可以,但还是和海口市琼剧团联合起来向政府申请更好。”郑放还说:“以后要成立琼剧院,两个团合并要地也好为以后建院打基础。”在郑放的积极奔波下,“剧团要地计划”很快得到实现,划出海口“三里亭”(今海府路69号)的一块荒地,作为剧团的永久驻地。
1958年下半年,海南区文教处开始着手“广东琼剧院”筹建工作。广东琼剧团和海口市琼剧团作为合并对象,但还是达不到定编人数,两团领导多次协同文教处讨论补充人员问题,有人认为琼海县琼剧团可以并入,该团有台柱“新长和”王政堂,声名大,并入后会如虎添翼;但更多人推荐文昌县联合琼剧团的王英蓉,她刚随广东琼剧团赴京演出《张文秀》取得成功,很有发展前途,于是同意吸收文昌县联合琼剧团的王英蓉。但是此事一提,立即遭到时任文昌县委书记黄白天的断然拒绝,他的理由简单而坚决:“文昌县人民也需要王英蓉,要调就把全团人员调走,不调就一个都不要动。”最后的结果是:文昌县联合琼剧团全体人员都调入广东琼剧院。
“三里亭”被确定为“广东琼剧院”驻地后,广东琼剧团和海口市琼剧团的艺员开始自力更生,同心协力,挥锄拿铲来开发建造自己新的家园。在斩棘挖土平展地面中,经常会挖出棺材板和人骨头,妥善处置以后,便在这荒地上建起两排新瓦房,左排为海口市琼剧团人员居住,右排为广东琼剧团人员居住,并在瓦房周围种植了一些木棉、梧桐、凤凰、木麻黄等树苗。
1959年1月20日上午,“广东琼剧院成立大会”在大同戏院隆重举行。参加大会人员除了广东琼剧团、海口市琼剧团、文昌县联合琼剧团约二百余艺员外,还有海南区戏曲改革委员会的陈鹤亭、林炬、邢诒平、范会青、韩栖洲等。
“县镇剧团”的辉煌岁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琼剧界迎来了新的春天。据海南文化部门统计:登记在册的专业剧团达26个,每个县都有一个代表着本县最高水准的琼剧团;而业余剧团更是遍地开花,渗透海南岛每一个角落,最多时达一千多个,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业余剧团,每个村都有一二个业余琼剧演员。曾经主持创办过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琼剧团的老艺人符策超说:“自治州琼剧团从1969年就开始创办,靠自筹经费、政府补贴坚持下来,除满足自治州观众的琼剧需求外,还走遍全岛各地演出,靠卖票演出就维持到了建省撤州”。
当年的“县团”,被那个年代海南群众视为“精神极品”来追求。每每有“县团”下乡来演出,都会出现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的景象。就是平时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只要一提到文昌县琼剧团,立即会提到洪雨、夏炎、悟光、艾艾和《白云塔》、《红泪影》;一提到万宁县琼剧团,立即会提到进和、胡蝶、桂卿和《广东开科》、《金菊花》;一提到澄迈县琼剧团,立即会提到和平、蔚武、桂英、琼玉和《三堂会审》、《哑女告状》……还有琼海、定安、琼山、屯昌、保亭、白沙等“县团”,他们都拥有颇具知名度的招牌艺员与剧目,并且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演出古装戏为主,为了参加各个时期的琼剧调演,也会创作演出一些现代剧目。独有文昌县琼剧团,是当年海南唯一专演时装戏的一个琼剧团体。
文昌县琼剧团于1960年创办,首任团长韩南元,主要演员有苏庆云、符怡蝶、洪雨、艾艾、周爱英、罗月莲、韩悟光、林明存、朱永法、王式炎、陈益孝、韩爱娥等。1962年,该团演出时装戏《三里湾》打响以后,副县长兼宣传部部长的英若十分高兴,他像给自己的孩子开名字一样,也给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开艺名,给洪玉泰开艺名“洪雨”,韩悟光艺名是“晴阳”,周爱英艺名是“金桃”,云国美艺名是“艾艾”,陈益孝艺名是“海啸”,韩爱娥艺名是“白贻”,王式炎艺名是“夏炎”,林芳銮艺名是“谷鹦”,颜若梅艺名是“紫徽”,邢益光艺名是“益雅”等,成为当时文昌县琼剧团的一大亮点,更使那些主要演员的名声如日中天。
文昌县琼剧团最初是白手起家,没有办团经费,没有居住练功房屋,但还是靠自力更生,刻苦学艺,“传帮带”出了一批各具表演特点的演员:韩悟光特长演郭建光(《沙家浜》)、郑民威(《大义灭亲》)等胸怀大志的英雄人物;《雷雨》里的周朴园是夏炎最拿手的角色;陈益孝则是“甘草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如《年轻一代》里的王喜满、《芦荡火种》里的刁德一等;洪雨擅长演具有英雄气概的女性形象,如《江姐》里的江雪琴、《龙江颂》里的江水英、《沙家浜》里的阿庆嫂等;云国美则是大家闺秀、善良民女的最佳扮演者,如《雷雨》里的繁漪、《糟慷之妻》里的周婉贞等;韩爱娥则是演双枪老太婆、柳母一类老旦形象的无二人选。
这些演员,这些剧目,让文昌县琼剧团红透海南岛。1981年,海南区党代会在琼海召开,文昌县琼剧团在琼海演出由云国美、韩悟光、陈益孝、韩爱娥主演的时装戏《白云塔》,连演十四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老艺人韩悟光回忆说:“《白云塔》在琼海演出之后,又移点回文昌县重兴公社演出,也是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四、五角钱一张戏票,供不应求,只好在剧场里临时增加座位,在农民家租借来的长椅上糊上号码出卖,演出当晚各种车辆从重兴剧场堵塞到了文南中学。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剧场里及周围拾到几箩筐当晚人满为患而挤掉的各种鞋子……”
令人堪忧的海南戏班现状
用一句话来概括现今海南戏曲团体的现状:专业剧团改制转企,运作艰难;民营剧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琼剧演出墨守成规,难以创新,剧目陈旧落套,表演质量粗劣,导致琼剧观众大量流失,趋向于老龄化,从而使演出市场越演越狭,上门来“绑戏”的乡村首事日渐减少,几乎吻合了“公祖饲戏班”的传言。尤其是那些民营琼剧团,演艺日子越来越过得十分艰难,原来驻扎或设置联络点于“琼剧镇”大致坡的民营琼剧团多达二十余个,如今仅存六七个在惨淡经营着,主要艺员变动性大,今日演东家,明日演西家,哪家给出高薪金哪家就能请到好演员,戏班就维持得更久。驻扎在府城的海艺琼剧团团长蒙平感慨地说:“民营剧团竞争太激烈了,要有雄厚的办团经费,配置先进的舞台设备,专业人才缺乏,要花重金聘请优秀生脚旦脚。戏金高攀农民请不起,演出少了,花钱的地方太多,带一个剧团压力确实很大。”
“县团”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海口市琼剧团和琼山琼剧团已经改制为琼剧演艺公司,琼海市琼剧团易名为文化馆琼剧研究展演团,还有定安县琼剧团、澄迈县琼剧团、文昌琼剧团等,只能处在以自筹经费为主、偶然得到政府补贴中过日子。要创作演出一个新戏,大都走企业赞助之路;逢上“雨水春”演出淡季,艺员工资都有缩减或发不出去。
海南省琼剧院是唯一被政府资金供养着的琼剧团体,担负着传承发展琼剧艺术的重任。多次为琼剧争得荣誉的海南省琼剧院一团团长符传杰说:“虽然目前我院还是得到政府的扶持,但每一个琼剧院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多演戏演好戏,打造精品争取荣誉,才不辜负政府与人民的期望。”(特约撰稿 潘心团)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