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网络基础设施有国界,网民有祖国,网络公司有国家属性。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环境下的自然延伸

权威论坛:网络主权 一个不容回避的议题

2014年06月23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网络主权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四个基本权力。在网络空间,技术的水平决定了主权的维护能力

方滨兴:网络主权具体包括四个基本权力。第一是独立权,指本国的网络可以独立运行,无需受制于他国的权力。从管理手段上,由于根域名解析体制的缘故,各国的网络不能独立存在,目前还受制于美国。虽然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已于2014年3月14日宣布将放弃对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监管权,称将会把监管职能移交给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不可以由“主权国家”或者“政府间机构”接手,但只要美国的公司在“多边利益相关者”模式中占据优势,美国政府就可以天经地义地用美国国内法去管理该公司。

事实上,从技术手段上很容易实现网络的独立权,那就是各国建设自己的根域名系统,并相互之间交换各自根域名的地址;美国或所托付的国际组织只负责通用的域名(如.com、.tv等),然后将这些解析服务器的地址共享。

第二是平等权,指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进行,不受管辖制约的权力。首先,平等权要确保各国的网络之间可以平等地进行互联互通,而非单方受惠的建设模式。目前互联网国际接入仍受制于大的国际运营商,如美国斯普林特公司就凭借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致使互联网规模小的国家在接入国际互联网时受到不平等待遇。其次,平等权要确保各国对网络系统具有平等的管理权,保证一国对本国互联网的管理不会伤及其他国家。现有的互联网相互依赖过强,互联网强势国家所制定的政策可能波及接受其服务的国家。再次,平等权还包括国家在其领网范围内的豁免权。

第三是自卫权,指主权国家对本国网络的任何攻击都应具有自我保卫的能力。首先,自卫权要确保网络系统处于自我保护之下,而不是依赖于他国,不应该有因境外系统被攻击而致使本国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针对根域名系统被攻击、重定向导致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境外言论导致一国社会不稳定等事件,应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措施。其次,自卫权要确保本国具备设置网域疆界、隔离境外攻击、抵抗与反击网络攻击的能力。

第四是管辖权,指主权国家对本国的网络可以实施管理的权力,包括国家在领网范围内的立法管辖权、司法管辖权和行政管辖权,如准入许可、停止服务等。首先,管辖权要确保拥有对本国网络系统的管理能力。主权国家能实施本国网络准入机制,包括非授权子网不允许接入到网络中,并拥有发现非授权接入网络的能力。对于不服从管理的业务应该具有停止其服务的能力。其次,管辖权要研究类似于国际上的河床与河水的主权关系。一个国家对河床拥有主权,尽管河水来自上游国家,但上游国家不能输出被污染的河水。如果上游国家输出了被污染的河水,输入国要有自洁能力,而且对不打算自洁的输出国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郎平:套用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关键地形”的概念,网络主权的关键地形应该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商、海底电缆、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供应链、网络劳动力、技术创新等方面。这些领域可以被认为是网络主权维护中的关键领域。但是,在网络空间,技术的水平决定了主权的维护能力,很明显,美国在关键地形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