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是我的本色,我要扎根田地,让农民收获满屋财富”
1961年,大学毕业的赵亚夫放弃了去大城市农业管理部门的机会,主动提出去镇江专区农科所工作,一干就是40年。
改革开放之初,江苏拉开工业大发展的序幕,很多农民背井离乡、舍家弃子,到城里打工谋生,造成农村土地荒芜、人口流失。
如何把农民留在土地上,让农民从地里刨出比打工更高的收入。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赵亚夫的心头。
1982年,是赵亚夫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日本进修。
第一次看到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景象,他被深深震撼了:“人家山上、塘里都是清清的泉水,我们却是黄泥水;他们森林茂密,我们却是荒山秃岭……”
“泥土是我的本色,我要扎根田地,让农民收获满屋财富!”赵亚夫说这就是他当时的愿望。
为了完成这个愿望,已经41岁的赵亚夫,捧起日语教程从头学起;原本学稻麦的他,学起了草莓、无花果、葡萄等水果栽培技术,他不舍昼夜地在果蔬花田间流连,在温室大棚中探究……
1983年,赵亚夫学成回国,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带回当时国内稀缺的日本家电,仅仅带回了20棵草莓苗和13箱农业技术书籍资料。然而,就是这20棵草莓苗,如同星星之火,成就了日后的燎原之势:
1986年,赵亚夫带着草莓来到茅山老区,于是老区第一批楼房竖起来了,农民们亲切地称其为“草莓楼”;
1996年,赵亚夫建立“万山红遍”农业科技示范园,于是应时果品红遍万山;
2002年,赵亚夫带着有机农产品来到戴庄,于是这个曾经的镇江最穷村变成了“小康村”。
从1983年至今,赵亚夫先后18次去日本,带着农技人员和农业课题,到日本的田间地头学习考察。如今,一批批高科技农业成果在句容的丘陵山区生根开花:冷藏育苗技术,使草莓提前一个多月上市;冬季大棚,采用蜜蜂授粉,亩产量提高10%~20%;复合种养模式,改变了施肥方式……
赵亚夫深知,要让农民致富,必须打破传统种养格局,引导农民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他不但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还帮助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指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带领农民致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亚夫完成了党对农民的承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完成了科学对土地的承诺。
“我只想继续为农民做事,田间地头的累累硕果比任何荣誉都重”
追随赵亚夫的足迹整整7年。我不得不说,每一次与他的接触,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还记得多年前的一次采访,我曾问他,忙了一辈子,获得过哪些荣誉。他淡淡一笑,说:“档案里有,我说不上来。”
2001年春,赵亚夫退休了。家人以为,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去镇江最穷的村“种田”。
“我是农民,吃惯了粗茶淡饭,退休工资够花了,给我再多钱我也不会花啊。我只想继续为农民做事,田间地头的累累硕果比任何荣誉都重。”几句朴实的话,让我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我无数次思索,究竟是什么让他始终把“农”字牢牢刻在心上,年逾古稀依然奔忙在田野上?
生于解放前,长在新中国,时代在赵亚夫的心灵上播下了“为农民服务一辈子”的火种,这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树。
一年365天,他有300多天都在田里;
在他的手机上,存了100多个农民的手机号码;
村民都知道,赵亚夫的手机是24小时“服务热线”……
村民杜仲志至今还记得那一幕:“大雨瓢泼,刚刚做完手术的赵老师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向’桃园,跪在地上,连溅到他脸上的泥巴都顾不上擦,就用手直接扒出垱口底部残剩的泥土,察看树的根部……”
退休13年,赵亚夫心廉身洁,真情为民。他从不拿农民一分钱、一袋米、一两茶,甚至一只老母鸡,他都死活不肯收。
如今,农村渐渐富裕,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而他却已经老去。他用时间的长度和生命的宽度丈量着乡土大地,大地也深情地见证着这个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身为一个拿笔写字的记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讲述赵亚夫令人感慨的点点滴滴,让更多的人知道赵亚夫的故事,也让更多的人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愈行愈远。(记者 郑晋鸣)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