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石广生

2014年04月22日10:35    来源:《党的文献》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三、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通过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前期经验,并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为先导,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在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实行沿边、沿江和内陆全面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国际化进程。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WTO,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深度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二)对外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立。1978—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年均递增16.9%;我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0.78%提升到6.7%;在世界排序由第32位跃升到第3位。外贸总额从千亿美元到万亿美元,中国只用了16年。

(三)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不断在总量和结构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3万个,合同利用外资128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现存运营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1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1981年的0.15%上升到2005年的58.3%。外商投资的重点,已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我国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热点。

(四)各项对外经济合作实现了重大跨越。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设立境外企业9366家,中方累计投资总额达220.9亿美元;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分别完成营业额1357.9亿美元和356.1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已由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我国在境外承包的工程,已涉及交通、建筑、电力、石化、冶金、煤炭、通讯、航天、地质勘探、航道疏浚、油气管道、港口设施等各个行业;派出去的劳务人员,从最初的普工、技工,发展到医生、护士、工程师、会计师、律师、教师、教练等各种人员,输出劳务种类也延伸到工程设计、咨询、监理、飞机维修、企业管理、研究开发等科技型、管理型活动上。

(五)国际经贸合作不断取得进展。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11月,中国与智利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巴基斯坦等国家和组织正在开展自贸协定谈判。至今,同我国签有贸易协定及经济合作协定的国家和地区达148个,同我国签有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和地区达112个,同我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达86个。

(六)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首先,对外开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1%上升到2005年的37.9%。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6%。2005年我国涉外税收总额6391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7%。其次,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9月末达到9879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再次,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和公共管理完善。

(七)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中国对外开放带动了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我国以占世界6.7%的外贸额,为世界贸易增长作出了11%的贡献。其次,中国对外开放惠及各国消费者与投资者。还有,中国对外开放优化了世界经济格局,拓宽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