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完善国有农场的统一经营和服务功能,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垦新型职业农工队伍。
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垦区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健全垦区重要发展规划和重大投资项目专家咨询和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提高集团科学决策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经营风险防控,推动垦区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加快垦区社会事业改革。以中央直属垦区纳入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总局、管理局、农场三级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加快推动社企职能内部分离,积极构建新型农垦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
鼓励企业走出垦区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产业集团、龙头企业和农场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开展农机、农技、良种、植保等专业化服务,发展适合集约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发挥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
与地方企业和兄弟垦区开展横向联合,构建跨区域产业基地,拓展全国、全球市场。深化垦地合作,进一步充实垦地战略合作协议,完善定期会商工作机制,根据垦区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主动策划布局一批大型投资项目,提升农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抓住新型城镇化和粤东西北地级市“扩容提质”的机遇,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城市新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构建垦区新的发展平台。
努力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紧紧把握“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机遇,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入研究和完善垦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对外投资战略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科学谋划并务实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在按计划分期完成海外橡胶、剑麻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逐步探讨蔗糖、畜牧、粮油等产业的海外发展,实行种植、养殖、加工、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国际融资相配套,打造完整产业链。
四、深化垦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创人才发展新优势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干部选拔方式,改进民主推荐制度,规范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干部向垦区基层和艰苦地区岗位流动的激励机制,探讨职业经理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竞争选聘和合约化管理。
完善引进培养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建立垦区优秀人才库,加快引进一批经营管理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加快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严格机构、人员和编制管理。落实党组(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制度的监督检查,推行巡视制度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
作者系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垦总局)党组书记、董事长(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