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信仰之花永绽放——采访和宣传王强事迹札记

2014年04月10日10:3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信仰之花永绽放

  王强在美国访学期间留影。资料照片

  ●17个月前,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视线。采访他的事迹,我受到意外的震撼,一次又一次心痛,一次又一次落泪。于是,我连夜写下长篇通讯《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70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发表在光明日报2012年10月29日头版头条。

  ●17个月里,王强的事迹被人们口口相传。作为第一个报道他的记者,我跟随王强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江苏的机关、高校,作了10多场报告,向数万人讲述采访的前前后后。他的故事讲到哪里,泪水和力量就在哪里相伴而来。

  ●17个月后,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追寻王强的足迹时,我发现,王强的名字依旧触动人们的心。在盐阜老区,在江苏大地,在社科界,我亲见亲闻了一个个比事迹本身更意味深长的场景和故事。

  悲痛中前行的一家

  “今天,我抑制万千悲痛,站在这里讲述你的先进事迹。我要告慰你:你的人生虽然已经谢幕,但你用生命和热血浇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花,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

  4月4日,在盐城举行的“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孙卫芳再一次以妻子、以同行的身份,站在报告席上。那是一双让人不忍面对的眼睛,充满着血丝,红肿得厉害,长时间的伤痛和失眠使孙卫芳显得异常憔悴。

  “矛盾和痛苦无时无刻不在缠绕我。作为妻子,我只想悄悄保留和王强的所有回忆;可作为同行,王强不该是我一个人的,他是大家的。”

  2012年10月,王强去世一个月,我带着他刚刚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第一次采访孙卫芳。她抚摸着书,就像抚摸着丈夫的脸庞:“如果能再给王强一个月,哪怕10天,这本书会更加完善。”那是一本凝聚着夫妻心血的书,在与病魔抗争的4年里,王强没有停止研究,孙卫芳站在王强的病床前,一遍遍梳理着丈夫的手稿,共同完成著书立说的愿望。

  一年多来,我多次和孙卫芳交流。当人们被王强的精神感染之时,孙卫芳超乎常人的坚强让我肃然起敬,我看到了一个和王强一样,对家庭负责、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贞、对真理执着求索的“7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要感谢很多人。”孙卫芳说,“特别是老父亲,在最艰难的时期,他给了我无限的力量。”

  王强的老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儿子去世后,看着孙卫芳如此痛苦、辛苦,老人抑制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说:“我还有力气,家里的事可以帮忙照顾,你放心工作!”而17个月前的那次采访,面前的老人热泪纵横:“我的孩子一直是我的骄傲。”

  2013年9月5日,离王强去世一周年只有短短3天,老人突发心肌梗死,离开人世。饭桌上,留下一碗亲手为孙卫芳熬的热百合汤。后来,孙卫芳把百合汤放到冰箱里,直到坏了也舍不得扔。

  接连送走两位亲人,孙卫芳觉得天都塌了。“我不愿意去承认,其实我是害怕,我想逃避。但我必须面对。”孙卫芳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昌昌。

  在昌昌的记忆里,是父亲宽厚的肩膀、健硕的手掌,背着、牵着他一同走过似水年华。

  “爸爸,我也蛮喜欢历史的,你说将来我选文科好吗?”

  “好啊!”病中的王强万分惊喜:儿子也对自己的党史研究产生了兴趣。

  “要是学文,就顺着爸爸的研究走下去,爸爸这些资料你都能用得上!”

  “你自己不是一直在用吗?为什么给我用?”父亲差点说漏嘴的一句话,让昌昌隐约感觉到,父亲的病并非像家人告诉他的那样简单。

  那是2010年,望着病榻前脸色苍白的父亲,昌昌写下《走过》:“爸爸,你我走过的日子已深深嵌入了我的成长历程,父爱已融入了我的生命中。离别只是一种常态,若命运真该如此,我相信有勇气独自走过未来的道路。”

  2012年9月,死神真的来临了。

  理科成绩突出的昌昌最终坚持选择了文科,孙卫芳清楚,懂事的儿子是想为父亲做点什么。

  墓碑前,默念碑文:善询常聆,已成往昔,睹物思亲,能勿悲乎!虽勒石立碑,亦不敷旌表。唯先父之言传身教永铭吾心。昌昌轻声对母亲说:“妈妈,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妈妈在外面等你。”一转身,泪水夺眶而出。

  我说:“孩子懂事,是好事。”孙卫芳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太懂事,我才更担心。”

  17个月过去,一切就像是在眼前。从与王强道别,对这个家庭的考验频频降临。但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让一家人悲痛中前行至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