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作家协会 邢小利
一个冬日,阳光灿烂,我又一次开车翻越秦岭,去拜访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这位老人是把茶树引种到秦岭南麓商南县的第一人。自古以来,南方有嘉木,是为茶,茶在陕西,只有汉中、安康才有,而这位茶人,却把茶树成功引种到了商南,商南自此有了茶。
她就是秦岭茶人张淑珍。
与茶结缘
与商洛市工会工作人员会面后,我们一起去拜访那位老人。路上,听他们说起老人的情况。他们说老人已经快八十岁了,但精神矍铄,还依然肩负着企业的重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呢?在初冬的漫山飞舞的红叶中,在座座黄叶飞的大山里,我遐想着。
踏着午后明媚的阳光,我们走进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见到了张淑珍老人。老人气色红润,行动敏捷,下楼来迎接了我们。
刚刚落坐在她的办公室,她就忙着给我们泡茶。老人说要给我们品尝四种茶叶:红茶、白茶、黑茶、绿茶,都是他们的产品。没有工作人员帮忙,老人亲自给我们泡茶。同行的人,想帮老人的忙,但不会使用茶具,帮了倒忙,一壶刚刚泡好的茶水,从玻璃杯中的漏孔里漏掉了,我们都笑。老人和蔼地说:“泡茶是一门技术,以后要学会啊!”
张淑珍老人一边为我们泡茶,一边讲些茶叶的引进、工艺等知识。泡白茶时,她说:“白茶清香味浓,从南方引进,但北方的品质好,因为它生长期长。”我烟酒不动,只是爱茶,听老人说这些,感到格外亲切。
张淑珍老人的办公室整齐干净,但比较起当今很多企业领导人奢华的办公室,显得有些小,也有些简单。一张办公桌,一个茶几,一个沙发,再加上一两样陈旧的木柜,就是她的所有家当。一看办公室,就能看得出这个企业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品质,那是一种繁华落尽的质朴,那是一种了悟生命本质的自然。这种境界,不是能够效仿什么才能得来,那是生命曾经沧海、水到渠成的结果。
张淑珍老人衣着普通,如果走在大街上,就跟一群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普通老人毫无差别,但是,和老人一聊天,她就不同一般了。她思维敏捷,知识丰富,雍容不迫,如坐春风。和她聊天,可以感到老人的阅历、智慧、勇气和魄力,也能感到她的平和、宽容和睿智。这是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历经磨难,修练而成的境界。
张淑珍老人,并不是商南县人,而是河南省太康县人,缘何就一生扎根在了秦岭大山中了呢?张淑珍老人说:“我生在河南,那里是大平原,从小没见过大山,到了商南县后,不光见到了山,而且这里山山相连。”
张淑珍老人1937年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小村庄,年少时喜爱园艺,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农林学院录取。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到西安工作的机会,自愿来到商洛山区的商南县。
“商南很美!”张淑珍老人对我们说。这是一个把毕生精力、才华和汗水,都奉献给这片土地的老人,对这片土地由衷的赞美。地处大山深处的商南县,的确很美,但当年落后的生产力,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农民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县财政自给率不足30%。贫穷的生活,刺激了张淑珍,她深思,植树造林,为山区添光加彩的构想虽然好,但这里最要紧的是生存,是温饱,是为老百姓找生财之道。
从那时起,张淑珍就安下心来,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山区人民生活贫困的面貌。她曾尝试核桃、板栗的种植,但都没有成功。1962年,她开始尝试种植茶叶,没想到,这一生,就与茶结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