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全省改革的“棋局”
经过30多年改革,特别是通过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工口国企两轮改革攻坚,江西国有资本逐步从不具竞争优势的领域或产业退出,既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瘦身健体”的效果。
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达1.5万亿元,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达到730亿元,虽然只占全省GDP的4.2%左右,但上缴税收预计超过200亿元,占比达10%左右。全省纳税前10位的企业,国有企业有7家,其中省出资监管企业4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0%的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建材四大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是国企。
国有经济特别是江铜、新钢、煤炭、江钨、建工以及江铃、景德镇焦化等超百亿企业,在一些领域有着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对南昌、鹰潭、新余、景德镇、萍乡等区域的经济有重要的控制力、影响力。用好盘活并释放国资国企潜能,使之充分发挥产业引领、基础支撑和战略引导作用,对促进江西经济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陈永华认为,要把国资国企改革置于全国、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高度关注关联度较高的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重要改革内容,通盘考虑,科学统筹,以国资国企改革的“一子落”,激发全省改革棋局的“全盘活”,发挥以国资国企改革为重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作用,形成各领域改革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
![]() |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