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也看到,现在反腐的力度非常深,让人很振奋。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很多省部级高官落马,我们也看到中央反腐的决心让我们很振奋,总书记在全会讲话当中也提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要继续保持,而且要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了对腐败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您怎么解读呢?
[任建明]: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新领导人反腐败的决心。过去,当然我们说,零容忍从两个层面去看,首先是执法层面,就是我们在查出腐败问题的时候,不管老虎级别的,还是苍蝇级别的,能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诉,这是一个执法层面的零容忍。另外一个是观念层面,事实上我们也存在观念上的变化。我们说“零容忍”,非常鲜明、生动地展示出领导人的反腐败决心。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很多,有腐必反、有贪必诉,不管他的级别有多高,都要一查到底,这些话都讲过,如果最简短、最生动的话是零容忍,只要你违反了党纪、违反了国法,有腐败犯罪,一定是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主持人]:很多网友也注意到,这次习总书记在关于作风问题的阐述当中用到了14个“公”字,他强调,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您认为,总书记关于作风问题的这段话,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任建明]: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信息点,我们在实际当中去观察,各种现象都有。但我们看实质,作风问题,广大的群众干部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还是公私界限模糊导致的,“三公”问题、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很多大家意见比较大的问题,都是滥用了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这是模糊的界限,这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它的根源。
[任建明]:另外,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们“公私分明“的老原则,重新确立起来。习总书记讲到,对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求更高一点,他讲到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我觉得一个最基本的界限就是公私分明。我们的领导干部,确实对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那应该给予相应的待遇,给予相应的荣誉,但是应该公私分明,不应该公私混淆、公为私用,这会变成很严重的问题。我们重新确立这个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 | ![]() |